中生代菊石之王——副普若斯菊石
菊石是地球生命史最為傳奇的動物之一,它們最早出現在距今約4億年的古生代泥盆紀初期,二疊紀大滅絕之后迅速占領了整個古特提斯大洋,成為三疊紀廣泛分布于全球海洋的生物類群,到中生代的侏羅紀及白堊紀達到極盛,最后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末期被天降大隕石一波帶走了!

菊石雖然長得很像鸚鵡螺,但是他們不是鸚鵡螺,只是親戚關系而已。今天我來介紹一下菊石之王——副普若斯菊石!絕大多數菊石都只有我們吃飯的碗和盤子大小,也就是只有幾厘米或者幾十厘米的直徑。但是副普若斯菊石卻是大得令人咂舌,副普若斯菊石的外殼直徑居然達到了驚人的1.8米,極限體型被估測直徑可以達到2-2.5米之間,體重更是可達1噸。來感受遠古克蘇魯的恐怖吧!

副普若斯菊石和房角石復原圖
副普若斯菊石可能是地球歷史上體型最為巨大的軟體動物了,巨大的體型正暗示著這種副普若斯菊石也需要捕食更大的獵物!即便它們已經是軟體動物的王者了,但是它們依舊有天敵,捕食他們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滄龍!


副普若斯菊石有一個從貝殼中伸出的虹吸管,可以像噴射器一樣噴出水,就像我們在魷魚等其他頭足類動物中看到的一樣。副普若斯菊石可能在水體中具有更大范圍的垂直移動,而不是遠距離移動。
不過俗語有云: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以副普若斯菊石為首的菊石家族在遭受白堊紀的兩次“大洋缺氧事件”后,其生態位也漸漸被輻鰭魚類所替代!真是悲呼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