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無騙財不肥!家居風水10大旺財寶物
141 2025-09-18
編者按:從懷化最美徒步線路前期勘測歸來后,我們在城市的鋼鐵叢林中,不由回想起會同的寂寂山林、幽幽竹篁;在電梯上下行時,開始回味在靖州排牙山翩翩飛鳥、列列水杉;在車水馬龍中行走,不禁渴望借母溪的潺潺涓流、水音款款。
湖南的“父親山”雪峰山脈,主峰就在懷化市。在這塊未經雕琢的徒步勝地行走、攀登、溯溪,沿途或原始生態,或民俗動人……我們將所見所聞所感記錄成冊,帶你走進每條線路的精彩。
黃溪航拍大圖,山間的瀑布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攝影 符澤春
紅網時刻記者 黃秋霞 攝影 符澤春 長沙報道
兩岸青山擁百泉,飛龍一練掛九天。
湍流作曲歌聲和,不是神仙勝神仙。
這首《飛龍洞》寫出黃溪徒步線路的最直觀感受。黃溪旅游區,處在銅灣鎮西南4公里地,四面環山。東面是逶迤的長嶺山,西面是雄偉的雞公界,西南是新建四臥龍的涼山坡,北面是牛肉沖。四方有奇峰怪石,西北角上有黃溪劈山穿谷直奔黃溪村莊,西南角上有臥龍溪,九曲婉轉于雙江潭匯合,合包黃溪大院子,東南角上有飯斗溪,東方有社嶺溪,四條溪水齊奔黃溪,可謂風水寶地。
春暖花開之際,懷化最美徒步線路勘測小隊踏入黃溪幽谷,整片山彌漫著花香果香,一路除了吃不盡的野生水果,還有數不盡的瀑布與溪流嬉耍。身臨其境,才領會此處“溯溪圣地”的名頭,不負虛名。
線路起點:黃溪水庫,終點:黃溪古村。途經:黃溪水電站、火家溪渠、飛龍瀑布、黃溪峽谷等;全程14.6公里,自駕+徒步時長6小時34分鐘。
黃溪幽谷舉目綠色,賞目又賞心。攝影 符澤春
徒步有山珍
黃溪的山美,黃溪村四面環山,群峰爭秀,滿山遍野的松杉林和油茶林。特別是黃溪幽谷,谷深400多米,全長10公里,兩邊青山長有原始次生林,古樹參天,藤蘿攀沿,在沿溪兩岸有人工營造杉、松林1000多畝。
林中有七彩羽毛的錦雞,早上五更報曉;運氣好的話,還能碰到紅頭灰喜鵲穿梭在古林中,大尾巴松鼠跳躍在茂密的樹枝上,絕世美景,讓人瞬間忘記身處人世間的煩惱。
從黃溪水電站乘船入山,人坐滿后船家會隨機發船。攝影 符澤春
順船而下,一路青山綠水,迎接游客的到來。攝影 符澤春
長達3公里紅旗渠,沿著懸崖峭壁蜿蜒前行。供圖 宋書錄
黃溪洞怪石林立,溪谷的兩邊懸巖如削,猶如神工鬼斧之鑿。其中有百丈高崖的紅巖石;飛流直下,猶如銀河落九天的飛龍洞;深谷中的猴子撈月,懸巖石猴千姿百態,形似躍躍欲試,猶想撈取水潭中的月亮;深谷中特別險要的地方要算是猴巖山,頂高海拔634.8米,懸崖刀削,深400多米。
1970年,思坪村楊貴崽爬樹攀巖,從半腰中炸開一條水渠,它就是紅旗渠。紅旗渠長3公里,當時因農業灌溉的需要,一萬多村民用十多年時間籌建,耗時耗力巨大。如今,游客沿著火家溪渠行走在山間,狹小空間,安全又刺激,加之美景的陪伴,別有一番享受。
沿著紅旗渠徒步,別有一番享受。攝影 符澤春
黃溪山間遍地是野花。此花名為花楸,詩云:三春花事早,為花須及早;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詩中的花就是花楸。攝影 符澤春
胡頹子,果實一般在農歷三月份成熟,果實鮮紅如棗,因此也被人們俗稱“三月棗”。口味甜,可釀酒和熬糖。攝影 符澤春
因生態壞境好,一場春雨過后,遍地都長滿了小蘑菇,甚是可愛。攝影 符澤春
黃溪90%以上的山嶺被森林覆蓋,里面植被豐富。徒步中還容易碰到它們一個小有名氣的特產:黃臘果。黃臘果每年3-4月開白花,芳香怡人,霜降前,果實成熟,皮黃肉白籽黑,人食甘甜有味。有詩為證:“黃溪漫坡藤蘿長,陽春三月野花香,串串黃蠟霜降熟,個個畫眉爭著嘗”。
隨處可見的瀑布。攝影 符澤春
徒步有瀑群
登上兩百步,一眼觀三布。
瀑布連瀑布,不知誰人鋪。
這首《觀三布》是詩人在游完黃溪后,抒情而至。黃溪的水美,表現在其水出自于地殼里面,是純凈的山泉水,味道甘甜,清澈明亮。由于長年沖擊,地殼運動將石山劈為兩半,形成山高谷深,瀑布成群,一串串連著一串串。
飛龍洞瀑布。攝影 符澤春
飛龍洞瀑布,懸崖高100多米,溪水從高處飛流直下,瀑布由綠變白,由白變霧,陽光照射,彩虹飛揚,猶如飛龍騰空而起,當地人命名為飛龍洞。
文人有詩曰:“兩岸青山擁百泉,飛龍一練掛云天,湍流作曲歌聲和,不是神仙勝神仙。”
黃溪山間的瀑布,如夢如幻。攝影 符澤春
瀑布猶如女孩出嫁時的婚紗。攝影 符澤春
幽深的瀑布。攝影 符澤春
山間設有最佳觀瀑臺,自溪谷往上登上兩百級臺階時,有一處觀景臺,觀看幾條瀑布奔流。谷中有小水潭,名曰仙浴池,瀑布從高處流下,池中水深2米,清澈見底,小魚游翔,山影倒立,澗風涼意,猶如仙境,游客叫它“仙浴池”。盛夏時節,到此洗澡,別具一格,其樂無窮。有人為其擬一對聯“煙云迎客歸瑤池,玉人分香繞澗風”。
黃溪之水落差高,聰明的黃溪人利用現成的資源創造價值。1970年10月,在黃溪上游火家溪地段,修建火家溪小I型水庫,壩高36.7米,庫容127.5萬立方米,并修建4公里的盤山渠道,落差230米,年發電量為60萬千瓦,發電之水用來灌溉稻田。
高空中一覽黃溪古村的美。供圖 宋書錄
徒步有古村
在黃溪古村有三副門聯:為聞黃溪鐘靈氣,別有天地非人間;一網罩定青山腳,二水合抱黃溪村;兩曲溪水繞村轉,七星伴月應仙圖。這從各方面證明:黃溪乃一塊風水寶地。
由于溪流的長年沖擊,形成了千畝肥沃的良田。這青山綠水養育著一代又一代的黃溪人。黃溪俗稱人美山美水美屋美的“小南京”,是國家級傳統村落和省級生態村。村中有古街道12條、古井四口、古樹3棵、古涼亭1座、古祠1座、古橋一座、古渠道兩處12000米。
黃溪古建筑群。供圖 宋書錄
其中,窨子屋又稱“楊家大院”,168棟1700余間,均建于明清時期。建筑面積為50400平方米,劃定了5公頃面積為核心保護范圍。古村由大院子、黃溪園、新屋場三部分組成。有“中和門”“四知堂”“關西世第”“校書堂”“關西別墅”“三繵堂”“關西堂”“祥呈鱣堂”“清白堂”“清白家風”“公劉遺風”“弘農衍慶”“迎祥錫泰”“修身齊家”“五谷豐登”等。
一座座雄偉壯觀、結構嚴謹、四合庭院、磚木結構,典型的江南建筑風格,高墻深院,雕梁畫棟,石雕石刻、花窗木雕、檐牙突兀、廊檐婉轉,尤其是那墻上的壁畫楹聯更是字跡蒼勁渾厚、人物山水巧奪天工。
整個建筑群設東南西北四道大門,村內要卡設若干個小大門,門兩邊均設觀察孔和槍眼。村中央特建有雄偉的“十樓”(即10層小樓)供觀察、報警之用。村內有古廟、店鋪、客棧、茶館、作坊、學堂、民居等,以民居為主。窨子屋內,清代、民國時期門匾、橫聯、石雕石刻、壁畫題字、門窗木雕等,隨處可見,雕工精致,造型各異,令人嘆絕。
窨子屋一般為兩進兩層,也有六進二層不等,主大門多為“八字大門”,雄偉壯觀。屋內設正房、廂房、中堂、茶堂、金銀庫、糧庫、廚房,雜屋和天井(1至3個)。大門楹聯有“四知堂”“清自家風”“宏農衍慶”“關西別墅”等等。
窨子屋的主人多為明、清、民國期間的豪族顯貴中的遺老、進士、太學生、秀才、監生、官吏和職員等。古時過往黃溪的多條驛道上都設有“下馬巖”,凡進出路過黃溪的官吏,在看到了“下馬巖”以后落轎下馬改為步行,否則,將受到嚴厲的懲罰。俗有 “文官要落轎,武官要下馬”的說法。
如此人杰地靈的黃溪古村人,現今勤勞淳樸,好客之風甚濃,客進屋以煙酒相待,宴席備上等的黃溪米酒,猜拳劃舞,以勝取樂。
徒步小分隊漫步在黃溪古村里,正值吃晚飯。碰到每一個人,都會主動、熱情地問:“吃飯了嗎?”“還沒吃飯,到我家來吃點東西。”好客之風,毫無陌生人的生疏,讓游客猶如回到老家舒坦。
行走貼士:
1、最佳游玩時間是夏天。黃溪是全家游玩的好地方,記得帶好溯溪的設備,換洗衣物、游泳圈;及露營的設備。
2、黃溪古村有兩種玩法,可先從黃溪水電站坐船進去,只在山間溯溪、游泳;如果時間充裕,也可爬山,沿著紅旗渠走一圈。
3、里面暫無銷售食品的商家,請自備適量的干糧。
4、如需用到船只,請提前撥打電話預定。黃溪古村村支書楊文荀:1397456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