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港劇玄學大賞:四部風水神作,帶你走進改命與破案的世界
70 2025-09-18
殘陽如血,染紅了秦嶺深處的層巒疊嶂。山風穿過密林,裹挾著泥土與草木的氣息,卻吹不散那片山谷中若有若無的詭異氣場。當?shù)厣矫窠匝?,此處藏著一處百年難遇的風水寶地,卻也布下了致命的迷障。
自古風水之道,尋龍點穴乃是重中之重。真穴能聚氣納福,庇佑子孫興旺;假穴卻如附骨之疽,誤葬者輕則家宅不寧,重則斷子絕孫。這真穴旁必有假穴惑人,便是風水行當里流傳千年的警示。
今日要說的,正是關于一位年輕風水師的故事。他將在這片迷霧重重的山谷中,面臨真穴與假穴的終極考驗。而這考驗背后,藏著的不僅是風水玄機,更有一段關乎家族興衰的秘辛。
暮春時節(jié),秦嶺北麓的青溪鎮(zhèn)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此人約莫二十七八歲年紀,身著洗得發(fā)白的青布長衫,背上負著一個古樸的羅盤,眉宇間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穩(wěn)。腰間懸著一枚桃木令牌,令牌上刻著繁復的云紋,隱約可見 “天辰” 二字。
鎮(zhèn)上的老人們竊竊私語,都在猜測這位外鄉(xiāng)人的來歷。有人說他是云游的道士,也有人說他是尋親的書生。直到他走進鎮(zhèn)上唯一的客棧,自報家門,眾人才知曉他名叫天辰子。
“店家,給我來一間上房,再備些干糧和清水?!?天辰子的聲音平和,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力量。掌柜的是個精瘦的中年漢子,見他氣度不凡,連忙堆起笑臉:“客官里邊請,上房剛好還有一間,這就給您收拾去?!?/p>
安置妥當后,天辰子并未歇息,而是取出羅盤在房中擺弄起來。銅制的羅盤邊緣已有些磨損,盤面刻著二十四山向、八卦方位,指針在刻度盤上緩慢游走,發(fā)出細微的 “沙沙” 聲,最終停在了巽位。他眉頭微蹙,似在思索著什么。
次日清晨,天辰子背著羅盤走進了鎮(zhèn)外的山林。晨露打濕了他的褲腳,沾在青色的布面上,暈開一片片深色的痕跡。他卻毫不在意,目光始終在山勢與水流間流轉,時而駐足觀察巖層走向,時而俯身查看土壤紋理。
路過一處山泉時,他俯身掬起一捧水,入口甘甜清冽。指尖劃過水面,感受著水流的輕緩急徐。“水為氣之母,氣為水之魂,這水脈倒是純凈。” 天辰子喃喃自語,從懷中取出一張泛黃的圖紙。
圖紙是用桑皮紙繪制的,邊角已有些殘破,上面用朱砂標注著秦嶺山脈的走勢,幾個紅點圈出了疑似風水寶地的位置。他對照著眼前的山勢,手指在圖紙上輕輕滑動,不時點頭或搖頭。
行至山腰處,忽聞前方傳來爭執(zhí)聲。天辰子加快腳步,只見兩個樵夫正為一片林地的歸屬爭論不休。兩人皆是粗布短打,皮膚黝黑,手中的斧頭緊握,斧刃上還沾著新鮮的木屑,眼看就要動起手來。
“二位且慢?!?天辰子上前勸阻,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到兩人耳中。其中一個樵夫見他衣著雖簡卻氣度不凡,怒氣稍減:“先生有所不知,這片林地底下埋著我家祖輩,他卻非要說是他家的地界!”
另一個樵夫急忙辯解:“明明是我家先人的墳塋在此,你休要胡言!我爺爺下葬時,你還沒出生呢!” 天辰子看向兩人爭執(zhí)的林地,只見那里草木枯黃,葉片上帶著細微的斑點,與周圍郁郁蔥蔥的景象格格不入,透著一股衰敗之氣。
他取出羅盤靠近林地,指針頓時劇烈晃動起來,像受驚的鳥兒般不停打轉,發(fā)出 “嗡嗡” 的輕響。天辰子心中一凜,這般亂象,絕非吉兆。他對兩位樵夫道:“此處氣場紊亂,草木不生,恐非吉地,二位何必為此相爭?”
樵夫們半信半疑,但見天辰子說得鄭重,手中的斧頭也慢慢放下。年長些的樵夫問道:“先生此話當真?這地兒埋了祖輩幾十年,雖說家里總出事,卻不知是風水的緣故。” 天辰子點頭道:“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此處氣散無收,久居必招災厄?!?/p>
天辰子又叮囑了幾句遷墳的注意事項,便繼續(xù)往深山走去。他知道,這處亂象或許與他要尋找的真穴有關,秦嶺山脈綿延千里,地氣相連,一處受損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越往深處走,山林越發(fā)茂密,霧氣也漸漸升騰起來,像一層薄紗籠罩在樹梢間。山路變得崎嶇難行,腳下的落葉堆積得很厚,踩上去發(fā)出 “沙沙” 的聲響,驚起幾只山雀撲棱棱飛走。
天辰子卻毫不在意,他的目光始終在山勢、水流和草木間流轉。他的師父曾說,風水之道源于自然,山川草木皆是理氣的顯象,唯有讀懂自然的語言,方能尋得真正的生氣之地。
忽然,他停住了腳步,眼前出現(xiàn)了一處開闊的谷地。谷中溪水潺潺,岸邊開滿了黃色的野花,四周山巒環(huán)抱,左有青龍蜿蜒,右有白虎馴服,形似太師椅,正是風水術中所說的 “藏風聚氣” 之地。從表面看,這里無疑是一處風水寶地。
天辰子卻沒有貿然上前,他站在谷口,取出羅盤仔細勘察。指針穩(wěn)定地指向谷地中央,如同被磁石吸引般紋絲不動,似乎印證了此處的不凡。但他眉頭卻皺得更緊,多年的風水勘察經驗告訴他,過于完美的表象背后,往往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陷阱。
他緩步走進谷地,腳踏在柔軟的草地上,草葉上的露水沾濕了鞋面。他閉上眼睛,感受著周圍的氣場流動,初時確實感到一股祥和之氣撲面而來,如同春日暖陽般舒適。但仔細品味,卻發(fā)現(xiàn)這股氣息中夾雜著一絲若有若無的陰冷,像冰粒藏在棉絮中。
溪水看似清澈見底,能看到水底圓潤的卵石,但定睛細看,卵石卻呈現(xiàn)出一種異樣的暗黑色,表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青苔,用樹枝撥開青苔,底下的石頭竟帶著鐵銹般的紋路。
岸邊的草木雖然茂盛,卻多是些喜陰的植物,如蕨類、苦艾,葉片邊緣帶著鋸齒,散發(fā)著微苦的氣味。天辰子心中的疑慮更甚,真穴之地應是草木豐美,多生嘉木奇花,這般景象,恐非善地。
他沿著溪水逆流而上,來到谷地的盡頭。這里有一處小小的瀑布,水流從丈許高的巖石上跌落,濺起細碎的水花,在陽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暈。天辰子俯身查看巖石,發(fā)現(xiàn)巖石上布滿了細密的裂紋,顏色也比周圍的巖石更深,用手觸摸,竟帶著一絲涼意。
“陰氣聚集,水脈受損,草木受克?!?天辰子低聲自語,“這般景象,怎會是真穴該有的樣子?” 他站起身,環(huán)顧四周,目光掃過山坡、溪澗、林木,忽然注意到谷地左側的山坡上,有一處不起眼的凹陷。
那凹陷被茂密的灌木叢遮掩,若非他心細如發(fā),幾乎難以察覺。他走過去,用樹枝撥開凹陷處的雜草,發(fā)現(xiàn)下面的土壤呈現(xiàn)出一種溫潤的暗紅色,如同上好的朱砂土,用手捻起一把,土質細膩,帶著濕潤的光澤。
天辰子心中一動,從行囊中取出一根銀針。銀針長約三寸,針身光潔,是他特意請銀匠打造的驗土之器。他將銀針緩緩插入土壤中,直至沒柄。片刻后拔出,銀針依舊光潔如新,沒有絲毫變色或銹蝕。
“這才是吉土之象?!?天辰子心中稍定,驗土銀針不染塵埃,說明此處陽氣充足,土中生氣旺盛。但隨即又生出疑惑,為何這處吉土會被如此冷落,而那處看似寶地的谷地中央卻有陰氣聚集?
他再次取出羅盤,對準那處凹陷勘察。指針的反應雖然不如指向谷地中央時強烈,擺動幅度較小,卻更加穩(wěn)定,如同鐘擺般規(guī)律地輕微晃動,沒有絲毫紊亂。這讓他更加確定,這處凹陷或許才是真正的關鍵。
正當他準備取出測繩丈量方位時,遠處傳來了腳步聲,還夾雜著說話聲。天辰子連忙收起羅盤,躲到一棵大樹后,茂密的枝葉將他的身影完全遮掩。
只見一群人簇擁著一個身著錦袍的中年男子,朝著谷地中央走來。那男子面白微須,頭戴方巾,腰間佩著玉帶,雖面帶焦急卻難掩富態(tài)。身后跟著幾個身著長衫、手持折扇的男子,看模樣像是風水先生,還有十幾個精壯的仆役,扛著鋤頭、鐵鍬等工具。
那中年男子面色焦急,不時催促著身邊的人:“快點,再快點,時辰不等人,耽誤了吉時可就糟了!” 天辰子認出,那中年男子是當?shù)氐泥l(xiāng)紳王老爺,姓王名富貴,家有良田千畝,商鋪數(shù)間,是青溪鎮(zhèn)一帶的首富。
據(jù)說他家最近運勢不佳,長子科舉失利,次子經商虧本,連家中的牲畜都無故病死了幾頭,故而四處尋訪風水先生,想要遷葬祖墳,以求扭轉運勢。看來,他們也看中了這處谷地。
王老爺一行人來到谷地中央,為首的風水先生是個留著山羊胡的老者,他取出羅盤,一番擺弄后,喜形于色地對王老爺?shù)溃骸袄蠣敚颂幷俏覀円业恼嫜?!您看這山勢環(huán)抱,藏風聚氣,水脈環(huán)繞,玉帶纏腰,乃是上上之選,遷葬于此,必能保王家子孫富貴綿延,科甲連登!”
王老爺聽后大喜,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連連點頭:“好!好!劉先生果然是高人!快,快讓仆役們開始挖掘,務必在午時之前挖好墓穴!” 仆役們領命,紛紛拿起工具,在谷地中央開始挖掘。
天辰子在樹后看著這一切,心中暗暗著急,他們這是要將祖墳遷到假穴之上??!假穴納陰,真穴藏陽,若將先人尸骨葬于陰穴,輕則家宅不寧,重則斷子絕孫,王老爺這是要自尋禍端。
他想上前阻止,但又不知對方是否會相信自己。畢竟自己只是一個無名之輩,而對方身后有一群風水先生,為首的劉先生在當?shù)仡H有聲望。正當他猶豫不決時,仆役們已經挖出了一個數(shù)尺深的土坑,坑底的土壤呈現(xiàn)出灰黑色,還散發(fā)著淡淡的霉味。
天辰子知道不能再等了,真穴可遇不可求,假穴害人一瞬間。他從樹后走出,高聲道:“王老爺且慢!此處并非真穴,遷葬于此,恐有大禍!”
王老爺?shù)热寺劼暬仡^,看到天辰子,皆是一愣。王老爺皺起眉頭,打量著這個突然出現(xiàn)的年輕人:“你是何人?竟敢在此胡言亂語?”
為首的劉先生更是臉色一沉,打量著天辰子身上的舊長衫,不屑地說道:“哪里來的野道士,也敢妄議風水?我劉半仙在這秦嶺一帶看了三十年風水,從未走眼!我們幾位先生都認定此處是真穴,輪得到你來說三道四?”
天辰子平靜地說道:“先生莫要動怒,風水之事,關乎家族興衰,生死禍福,不可不察。此處看似風水寶地,但實則陰氣聚集,水脈受損,乃是一處假穴。若強行遷葬,恐會招致災禍,輕則破財招災,重則人丁凋零?!?/p>
王老爺半信半疑地看著天辰子:“你說此處是假穴,可有證據(jù)?空口白牙,誰不會說?” 天辰子指著谷地中央道:“此處看似聚氣,但實則陰氣暗藏。您看那溪水水底的卵石,顏色暗黑,帶著鐵銹之紋,便是陰氣侵蝕所致?!?/p>
他又指向岸邊的草木:“再看岸邊的草木,多是蕨類、苦艾等陰生之物,葉片帶鋸齒,氣味苦寒,絕非真穴該有的景象。真穴之地,當生青松翠柏,芝蘭玉樹,生氣盎然?!?/p>
劉先生嗤笑道:“一派胡言!風水輪流轉,陰陽本就相生相克,些許異象豈能說明此處是假穴?水至清則無魚,穴至純則無氣,這點道理都不懂,也敢來指點江山?我看你是嫉妒我們尋得寶地,故意在此搗亂!”
天辰子不急不躁地說道:“先生若不信,可隨我去左側山坡看看。那里有一處凹陷,土壤溫潤,呈朱砂之色,陽氣充足,用銀針驗土而不染塵埃,才是真正的吉土?!?/p>
王老爺猶豫了,一邊是自己重金聘請的風水先生,一邊是這個陌生年輕人有理有據(jù)的分析。他看向身邊的管家,管家是個精明的中年人,跟隨王家多年,見多識廣。
管家上前低聲道:“老爺,這位先生說得有理有據(jù),不如我們就去看看再說?也好辨明真假,免得日后后悔。” 王老爺點點頭,對天辰子道:“好,我便隨你去看看,若你所言不實,休怪我報官拿你!”
天辰子帶著王老爺一行人來到左側山坡的凹陷處,用樹枝撥開雜草道:“王老爺請看,此處土壤呈暗紅色,溫潤肥沃,用手捻之,細膩無沙,乃是吉土之象。我曾用銀針測試,銀針插入后毫無變色,足見此處陽氣充足,沒有陰氣侵蝕?!?/p>
王老爺?shù)热藴惤榭?,果然如天辰子所說,土壤顏色暗紅,質地細膩,用手觸摸確實溫潤。幾個仆役也好奇地捻起土壤查看,紛紛點頭議論。
劉先生卻依舊嘴硬,干咳兩聲道:“不過是一處普通的紅土罷了,秦嶺多紅壤,怎能說明這里就是真穴?說不定是積年的腐葉所致?!?天辰子道:“是否是真穴,還需看氣場流轉。先生不妨取出羅盤一試便知?!?/p>
那劉先生不情愿地取出羅盤,極不情愿地對準凹陷處。只見羅盤指針先是輕微晃動,隨即穩(wěn)定地轉動了幾圈后,精準地指向凹陷中心,發(fā)出輕微的 “嗡鳴” 聲,盤面的刻度在陽光下清晰可見,這是氣場純正、生氣凝聚的表現(xiàn)。劉先生的臉色頓時變得難看起來,如同打翻了的調色盤。
王老爺見狀,心中已有了判斷,他對天辰子拱手道:“多謝先生指點迷津,險些讓我鑄成大錯!不知先生高姓大名?為何會在此地?” 天辰子還禮道:“在下天辰子,自幼研習風水之術,聽聞秦嶺有靈穴隱現(xiàn),特來尋訪印證?!?/p>
王老爺大喜道:“原來是天辰子先生,久仰大名!(其實從未聽過)若不是先生,我王家恐怕就要大禍臨頭了。不知先生能否幫我王家確定真穴的具體位置,以便遷葬祖墳?”
天辰子點頭道:“王老爺客氣了,舉手之勞而已。不過真穴位置需精確測量,結合山川走向、水脈流向,方能定準穴位,確保萬無一失。” 王老爺連忙應允,讓手下人聽從天辰子的吩咐。
天辰子取出測繩、魯班尺、量天尺等工具,在凹陷處周圍仔細丈量起來。他時而用測繩測量距離,時而用魯班尺確定方位,時而登高觀察山勢走向,神情專注而認真。
王老爺?shù)热嗽谝慌云料⒌却?,不敢有絲毫打擾。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在他身上形成斑駁的光影,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卻顧不上擦拭,手中的工具不斷變換,口中還念念有詞,計算著方位角度。
經過一個多時辰的仔細勘察,天辰子終于確定了真穴的位置。他用白石灰在地上畫出一個方正的輪廓,對王老爺?shù)溃骸巴趵蠣?,此處便是真穴所在,坐壬向丙,兼子午三分,依山傍水,藏風聚氣。此地氣場純正,陽氣充足,與周圍山勢水脈相得益彰,遷葬于此,必能保王家子孫興旺,富貴綿延?!?/p>
王老爺大喜過望,連忙讓人拿出銀兩酬謝,又吩咐仆役們準備遷葬事宜。他對天辰子感激涕零,拿出一個沉甸甸的錢袋:“先生大恩,無以為報,這點心意還請先生收下!”
天辰子卻婉拒了:“我研習風水之術,本就是為了助人消災解難,錢財并非我所求。王老爺只需日后多行善事,體恤鄉(xiāng)鄰,便是對我最好的回報?!?王老爺感動不已,對天辰子更加敬佩。
就在眾人準備著手遷葬時,天辰子卻忽然眉頭一皺,他感受到周圍的氣場似乎發(fā)生了一絲微妙的變化,剛才還穩(wěn)定的氣流像是被什么東西擾動,泛起了細微的漣漪。他再次取出羅盤,只見指針又開始微微晃動起來,幅度不大,卻足以引起他的警覺。
天辰子心中一緊,難道還有什么變故?他環(huán)顧四周,目光銳利如鷹,仔細觀察著每一處細節(jié),從天空的云色到地面的草動,從水流的聲音到風聲的變化,不肯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忽然,他的目光定格在谷地右側的一處懸崖上,那里的巖石在陽光下似乎有什么東西在閃爍,一閃即逝。
天辰子心中的不安愈發(fā)強烈,那懸崖上的閃爍之物究竟是什么?為何會讓穩(wěn)定的氣場突然發(fā)生變化?這處千辛萬苦找到的真穴周圍,難道還隱藏著其他不為人知的秘密?那看似已經被識破的假穴,是否只是一個更大陷阱的開始?天辰子能否徹底揭開這背后的重重謎團?
天辰子定了定神,對王老爺?shù)溃骸巴趵蠣?,此處氣場忽有異動,氣流紊亂,恐有變故,遷葬之事暫且緩一緩,我去懸崖那邊探查一番?!?王老爺雖心中疑惑,但經過剛才的事,對天辰子已是十分信任,連忙點頭道:“先生小心,需要幫手嗎?我讓幾個仆役跟你一起去?!?/p>
天辰子道:“不必,山路陡峭,人多反而不便,我去去就回。” 說罷,他將工具交給身邊的仆役,整理了一下衣衫,施展輕功,朝著右側懸崖掠去。他身形輕捷如燕,足尖點在巖石、樹干上,借力前行,在陡峭的山坡上靈活穿梭,很快便來到了懸崖附近。
那懸崖高約數(shù)十丈,石壁陡峭如刀削,上面生長著零星的灌木和藤蔓,幾條野藤從崖頂垂下,隨風輕輕擺動。天辰子仰頭望去,在懸崖中段的一處巖縫中,果然有東西在陽光下閃爍,那光芒并非金屬的反光,而是一種溫潤的光澤。
他仔細觀察地形,發(fā)現(xiàn)懸崖側面有一道天然的石縫,雖狹窄卻可容一人通行。他深吸一口氣,手腳并用,沿著石縫向上攀爬。石縫中布滿了碎石和青苔,濕滑難行,他每一步都走得極為小心,手指緊緊摳住巖石的凸起,腳掌穩(wěn)穩(wěn)地踩在落腳點上。
爬到一半時,忽然一陣山風吹來,險些將他吹落。天辰子連忙貼緊巖壁,待風勢稍歇,才繼續(xù)向上攀爬。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衫,手臂開始發(fā)酸,但他絲毫不敢懈怠,目光緊緊盯著那閃爍之物。
終于,他爬到了那處巖縫旁。定睛一看,那閃爍之物原來是一塊鑲嵌在巖石中的玉佩,玉佩呈橢圓形,約莫手掌大小,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奇異的光芒,如同有流水在玉中流動。
天辰子心中一動,這玉佩絕非尋常之物,尋常玉佩怎會有如此異象,還能影響周圍的氣場?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巖縫,想要取下玉佩。但巖縫狹窄,玉佩又嵌得甚緊,他只能伸出一只手,用指尖慢慢撬動。
他從行囊中取出一把小巧的刻刀,這是他用來勘察巖石紋理的工具。用刻刀輕輕撬動玉佩邊緣,隨著幾聲細微的 “咔嚓” 聲,玉佩終于從巖石中松動出來。他連忙伸手將玉佩接住,入手溫潤,如同握著一塊暖玉,絲毫沒有巖石的冰涼。
玉佩正面雕刻著復雜的紋路,似龍非龍,似鳳非鳳,身形蜿蜒盤旋,帶著一種神秘的氣息;背面刻著幾個古篆字,筆畫古樸蒼勁,天辰子仔細辨認,認出是 “鎮(zhèn)煞” 二字。玉佩散發(fā)著淡淡的靈氣,觸手生溫。
天辰子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這玉佩的紋路竟與風水陣法中的 “迷魂陣” 有關,紋路的走向、節(jié)點的分布,都暗合陣法的布局。“原來如此。” 天辰子恍然大悟,這玉佩竟是一個陣眼,用來擾亂真穴的氣場,讓假穴顯得更加逼真,同時掩蓋真穴的生氣。
若不是他心細如發(fā),察覺到氣場的細微變化,恐怕真的會忽略這處關鍵。這陣法布置極為巧妙,利用玉佩的靈氣擾動氣場,讓假穴聚集的陰氣更加隱蔽,讓真穴的陽氣難以外泄,若非對風水陣法有極深的造詣,根本無法察覺。
他將玉佩小心地收入懷中,沿著石縫慢慢爬下懸崖?;氐焦鹊貢r,王老爺?shù)热诉B忙圍上來詢問情況。天辰子將玉佩取出,遞給王老爺?shù)溃骸巴趵蠣斦埧矗@玉佩是一個陣眼,被人安放在懸崖上,用來擾亂真穴的氣場,讓那處假穴看起來更像真穴?!?/p>
他指著玉佩上的紋路解釋道:“這玉佩上的紋路是一種迷魂陣的陣眼布局,能聚集陰氣,掩蓋真穴的陽氣。若不是我發(fā)現(xiàn)及時,即便找到了真穴,氣場也會受到干擾,久而久之,真穴也會變成廢穴,難以發(fā)揮真正的效用?!?/p>
王老爺接過玉佩,入手溫潤,看著上面神秘的紋路,驚嘆道:“竟有如此神奇之事!不知是何人在此設下如此歹毒的陣法?莫非與我王家有仇?” 天辰子道:“此陣法頗為精妙,布陣之人不僅精通風水之道,還對陣法奇門有深入研究,絕非尋常風水先生所能布置。恐怕是有人故意在此混淆視聽,想要誤導尋穴之人,至于是不是針對王家,目前還不好說?!?/p>
為首的劉先生此時早已羞愧難當,面紅耳赤地低著頭,他走上前對天辰子拱手道:“天辰子先生果然名不虛傳,在下佩服不已!之前多有冒犯,還望先生海涵?!?天辰子道:“先生客氣了,風水之術博大精深,變化無窮,一時看走眼也屬正常,不必介懷。”
王老爺對天辰子道:“先生,如今陣眼已除,真穴氣場恢復,是否可以開始遷葬了?” 天辰子點頭道:“可以了。不過遷葬之事還有諸多講究,需選一個良辰吉日,準備相應的祭品、法器,按照風水儀軌進行,方能確保萬無一失?!?/p>
王老爺連忙道:“全憑先生安排!需要什么祭品法器,盡管開口,我這就派人去準備!” 天辰子取出黃歷,仔細推算后道:“三日后辰時乃是黃道吉日,適合遷葬。祭品需準備三牲、五谷、香燭、紙錢,法器需準備鎮(zhèn)宅符、化煞鏡、五谷豐登袋。”
他一一列出所需物品,王老爺連忙讓人記下,即刻派人去準備。天辰子又取了少許真穴的泥土,用紅布包好,交給王老爺?shù)溃骸皩⒋送翈Щ刈鎵?,與先人骨灰混合,遷葬時一同埋下,可助先人早日適應新穴氣場。”
王老爺感激不盡,再次拿出重金相贈,天辰子這次沒有拒絕,只取了少許作為酬勞,說道:“些許酬勞,夠我路上盤纏即可?!?王老爺見他如此清廉,更加敬佩不已。
三日后,天辰子準時來到谷地,主持王家的遷葬儀式。谷地已被打掃干凈,祭品整齊地擺放在臨時搭建的祭臺上,香爐中青煙裊裊,仆役們身著整潔的衣服,神情肅穆。王老爺帶著家人跪在祭臺前,神情恭敬。
天辰子身著干凈的道袍,手持法器,先是祭拜山神土地,誦讀祭文,祈求山神土地保佑遷葬順利,王家子孫安康。祭文讀罷,他手持桃木劍,圍著墓穴走了三圈,口中念念有詞,灑下五谷雜糧,凈化墓穴氣場。
隨后,他指揮著工匠們小心翼翼地挖掘墓穴,按照之前確定的尺寸和方位進行,每一步都嚴格按照風水儀軌進行。當墓穴挖好后,他又在墓穴底部鋪上一層朱砂、糯米、海鹽,用來鎮(zhèn)煞辟邪,然后放置一塊鎮(zhèn)石,確保墓穴穩(wěn)固。
時辰一到,天辰子高聲道:“吉時到,迎靈柩!” 早已等候在旁的抬棺隊伍小心翼翼地將棺木抬起,緩緩放入墓穴之中。天辰子手持羅盤,指揮著棺木的擺放位置,確保棺木的朝向與穴位完全一致,不差分毫。
棺木安放妥當后,天辰子又在棺木周圍放置了五谷豐登袋、鎮(zhèn)宅符等物品,然后指揮著工匠們覆土掩埋。覆土需層層夯實,不可有松動之處,每覆土三尺,便灑一次清水,念一次祈福文,整個過程莊重而肅穆。
當最后一抔土蓋上,天辰子又在墓前立下一塊墓碑,墓碑朝向與墓穴一致,碑上刻著王家先人的名號。隨后,他在墳墓周圍布下了一個簡單的聚氣陣法,用幾塊奇石按照五行方位擺放,以穩(wěn)固真穴的氣場。
陣法布成的瞬間,周圍的氣場變得更加祥和純正,谷中的鳥鳴聲似乎更加清脆,溪水的流動也更加舒緩,連陽光都顯得更加溫暖。王老爺?shù)热烁惺艿竭@股變化,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老爺上前對天辰子再次拜謝道:“多謝先生為我王家尋得真穴,主持遷葬儀式,這份恩情,我王家沒齒難忘!日后先生若有任何差遣,王某萬死不辭!” 天辰子道:“王老爺不必客氣,這都是我分內之事。只要王家日后多行善事,體恤鄉(xiāng)鄰,定能承蒙真穴庇佑,子孫興旺,富貴綿延?!?/p>
儀式結束后,王老爺執(zhí)意要留天辰子在府中暫住幾日,好好款待。天辰子婉言謝絕了,他還要繼續(xù)尋訪其他的風水寶地,鉆研更深奧的風水之術。王老爺無奈,只得親自送天辰子出谷,并贈送了許多盤纏和干糧,還有一匹溫順的馬匹。
天辰子離開谷地后,并沒有立刻離開秦嶺,而是繼續(xù)在山中尋訪。他知道,秦嶺山脈綿延千里,藏著無數(shù)的風水玄機,還有許多真穴假穴等待著他去辨識,許多風水謎題等待著他去解開。
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天辰子又遇到了許多奇特的風水現(xiàn)象,辨識了不少真穴假穴。他曾在一處沼澤地發(fā)現(xiàn)被瘴氣掩蓋的真穴,那里看似泥濘不堪,實則地下有暖流涌動,生氣暗藏;他也曾在一處看似開闊的平原識破假穴,那里表面平坦開闊,實則地下有暗河經過,氣散不聚。
他的名聲也漸漸在秦嶺一帶傳開,人們都知道有一位名叫天辰子的風水大師,能識破假穴的迷惑,尋得真正的風水寶地。許多人慕名而來,請他勘察風水、指點迷津,天辰子總是有求必應,只要是行善之家,他分文不?。蝗羰菫楦徊蝗手?,即便重金相請,他也婉言拒絕。
有一次,他在一處山谷中發(fā)現(xiàn)了一處疑似真穴的地方,但周圍的氣場卻十分混亂,時而祥和溫暖,如同春日陽光;時而陰冷刺骨,如同寒冬臘月。天辰子沒有貿然下結論,而是在山谷中住了下來,搭建了一個簡易的草棚,仔細觀察氣場的變化。
他白天觀察山勢走向、水流變化,晚上觀察星象運轉、氣場流動,用羅盤記錄氣場的變化規(guī)律,用筆記下每一個細微的變化。經過幾日的觀察,他發(fā)現(xiàn)這處山谷的氣場會隨著日月星辰的運轉而變化。
在月圓之夜,月光明亮之時,氣場會變得祥和純正,生氣旺盛;而在月黑風高之夜,烏云遮月之時,氣場則會變得陰冷紊亂,煞氣彌漫。天辰子心中明白,這處山谷中一定藏著一個更為復雜的風水陣法,能隨天象變化而改變氣場。
他沿著山谷仔細搜尋,不放過任何一處可疑之地。在山谷深處的一處山洞中,他發(fā)現(xiàn)了陣法的機關。山洞幽暗潮濕,洞口被藤蔓遮掩,洞內石壁上刻滿了陣法紋路,中央有幾塊巨大的巖石,按照一定的方位排列,形成一個奇特的陣型。
那些巖石上布滿了青苔,但仔細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巖石的位置并非天然形成,而是有人刻意擺放的。天辰子認出這是一種 “陰陽轉換陣”,能隨著日月交替、陰晴圓缺而轉換氣場,隱藏真穴的氣息。
他花費了數(shù)日時間,根據(jù)石壁上的紋路和巖石的方位,推算陣法的運轉規(guī)律,尋找破解之法。期間多次嘗試調整巖石的位置,卻都以失敗告終,甚至引發(fā)了氣場的劇烈波動,讓他險些被困在山洞中。
但他毫不氣餒,結合所學的風水陣法知識,反復推敲,終于找到了陣法的薄弱點。他按照特定的順序和角度,輕輕推動其中一塊巖石,隨著一聲沉悶的響聲,巖石緩緩移動,整個陣法的紋路頓時黯淡下去。
緊接著,他又按照順序調整其他巖石的位置,隨著最后一塊巖石歸位,山洞內的氣場頓時變得穩(wěn)定起來,陰冷之氣漸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祥和的暖流。天辰子長舒一口氣,終于將陣法破解,讓山谷的氣場恢復了穩(wěn)定。
原來,這處山谷確實是一處真穴,乃是古代一位隱士發(fā)現(xiàn)并布置的,用來隱藏自己的墓穴,防止被盜。天辰子感嘆道:“風水之術真是變幻無窮,稍有不慎便會被表象迷惑。只有潛心鉆研,細心觀察,才能識破其中的玄機。”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辰子的風水勘察技藝越來越精湛,名聲也越來越大,甚至傳到了京城。許多達官貴人都派人前來邀請他去勘察風水、尋找龍脈,許以高官厚祿、金銀財寶,但天辰子卻一一婉拒了。
他更喜歡在山林之間游走,與自然親近,探尋風水的奧秘,幫助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百姓。他認為風水之術本就是源于自然,服務于百姓,若是為了名利而折腰,便失去了研習風水的初心。
他知道,真正的風水之術并非只為達官貴人服務,更是為了幫助更多的人擺脫困境,獲得幸福。每一次辨識真穴假穴,每一次幫助別人尋得吉地,都讓他對風水之術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也讓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初心。
在秦嶺的歲月里,天辰子不僅增長了見識,提升了技藝,更收獲了人們的尊敬和愛戴。他的故事也在民間流傳開來,成為了一段關于風水大師辨識真穴假穴、助人消災解難的佳話,被人們津津樂道。
天辰子始終記得師父的教誨:“風水之道,在于天人合一,順應自然,而非強求。心中有善,眼中有光,方能尋得真正的吉地?!?他也始終記得,自己最初研習風水之術的初衷,便是為了傳承和發(fā)揚這門古老的學問,用自己的所學幫助他人。
無論遇到多少困難和挑戰(zhàn),他都從未忘記這個初衷,始終堅守在風水勘察的道路上,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藝,為人們指引方向,帶來希望。
他知道,風水之術博大精深,如同浩瀚的星空,還有許多未知的領域等待著他去探索。但他有信心,只要保持著一顆敬畏自然、樂于助人的心,不斷鉆研學習,就一定能在風水之路上走得更遠,為更多的人帶來福祉,讓這門古老的學問在歲月的長河中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天辰子在秦嶺辨識真穴假穴的經歷,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風水長卷,展現(xiàn)了風水之術的玄妙與深奧。真穴旁常有假穴惑人,如影隨形,辨識二者不僅需憑借扎實的專業(yè)知識,更需細致入微的觀察與豐富的實踐經驗。天辰子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精湛的技藝和一顆仁善之心,多次識破假穴迷障,助他人避禍得福,詮釋了風水之道的真諦。
這不僅體現(xiàn)了風水文化中 “天人合一”“順應自然” 的獨特價值,更告訴我們,無論面對何種迷惑與陷阱,唯有秉持初心、潛心鉆研、細心觀察,方能撥開迷霧,探尋到事物的真諦,收獲美好與安寧。而那些隱藏在山水間的風水玄機,如同散落的珍珠,等待著更多心懷敬畏、樂于傳承的有識之士去發(fā)掘與傳承,讓古老的智慧在新時代繼續(xù)閃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