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財運好不好,與女主人這些習慣有關,肯定不是迷信
117 2025-09-21
疫情期間,如果自己或家人感染,心情難免受到一些影響,會覺得非常疲憊、無助。北京兒童醫院精神科醫師趙青提醒:請記住這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可以將自己的感受分享給別人,向家人、親戚、朋友尋求幫助,也可以向鄰居、社區中心等了解自己居住地范圍內有什么可用的支持和資源。此外,趙青還給大家提出一些具體實用的建議。
建議①:掌握科學方法,降低過度擔憂
官方媒體公布很多關于感染新冠病毒后如何居家應對的建議,居民可以自行學習,可做出書面整理,以防慌亂中出錯。內容包括:感染后的常見癥狀,哪些藥物可以對癥治療,治療過程中需要觀察什么,什么時候提示病情加重需要就醫,附近哪些醫院可以收治等。兒童和成人的感染特點有所不同,服藥方面也需要根據兒科專家的建議,不應隨意將治療成人的藥物給兒童服用。
三年的時間,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其毒力已經大大減弱,對身體的危害明顯降低。居民可以和近期經歷過感染的人交流經驗。如果是很久以前感染過的人,可能因為病毒型號不同,失去參考意義。
建議②:家長不要愁容滿面、唉聲嘆氣
低齡兒童感染后,會因為身體不適哭鬧不安、更加黏人。此時,家長應保持情緒穩定,觀察患兒的不適癥狀,態度溫柔堅定地給予患兒所需要的照顧。比如,發熱就及時物理降溫,盡量保證攝入量和營養種類;陪伴有精力的患兒玩耍,做患兒平時感興趣的事;給予患兒一些語言安撫,比如“吃了藥會好一些”“明天就不這么難受了”;給予患兒擁抱、撫觸、按摩等,幫助患兒緩解情緒。
千萬不要對著患兒愁容滿面、唉聲嘆氣,家長應發揮頂梁柱的作用,化擔憂為照顧患兒的行動。如果患兒年齡較大,能通過語言進行良好溝通,就可以實時詢問患兒的癥狀及需要家長如何幫助,多通過語言表達關心,不要指責或反復回想究竟如何感染新冠病毒的。
建議③:減少不好聯想、避免盲目自責
如果自身感染新冠病毒,不要盲目自責,接納自己的暫時虛弱狀態。如果情緒依然擔憂、焦慮,可以進行冥想,想象一些輕松優美的畫面、想象一些積極的身體感受,或者選擇做一些簡單、機械的事情,比如打掃房間、整理衣柜、涂色繪畫等。
同時,避免聯想既往其他不如意的事情,避免過度擔憂因缺乏這些資源而產生的小概率的嚴重后果,積極減少不良情緒的累積,也不要用過多的時間來懊悔“如果當時怎么怎么樣就好了”。居民可以自行在家做一些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比如俯臥撐、仰臥起坐、開合跳等,將不良情緒轉化成鍛煉身體的動力。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