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與你的生肖相對應的吉利數字,開啟富貴人生之旅!
173 2025-09-18
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天醫(yī)星,乃北斗七星之一,主宰人間疾病禍福。
古人常言:"天醫(yī)高照,百病不侵",可世間卻有許多人雖得天醫(yī)星眷顧,仍飽受病痛之苦。
《黃帝內經》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可為何有些人明明八字中天醫(yī)星高照,卻依然難逃病災纏身?
這其中又有何玄機?莫非天醫(yī)星照命也有其獨特的運行規(guī)律?那么,在三元九運的關鍵轉折點,我們又該如何化險為夷?
一日,太山府君祖庭內,幾位道士正在論道。
其中一位面容清瘦的中年道士,名為張玄清,他是這祖庭中頗有名氣的天文算命師。
"師兄,近日我遇到一樁奇事。"一位年輕道士抱拳問道,"有一位居士,生辰八字中天醫(yī)星高照,按理說應當少病少災,可這兩年卻頻頻臥病,求醫(yī)無效,甚是痛苦。這天醫(yī)星的護佑之力,難道也會失靈不成?"
張玄清捋了捋胡須,目光投向遠處的北斗星辰,緩緩道:"天醫(yī)星雖為吉星,但也受制于三元九運的流轉變化。世人常以為天醫(yī)星高照便可百病不侵,實則不然。"
年輕道士不解:"師兄此言何意?"
張玄清從案幾上取出一本古舊的《三元九運天醫(yī)訣》,輕輕拂去上面的灰塵,翻開泛黃的書頁。
"《黃帝內經》中言:天地合氣,六節(jié)分而萬物化生。人與天地相應,三元九運的轉換之際,正是陰陽交替的關鍵時刻。"
"原來如此。"年輕道士點頭道,"那這位居士為何會在天醫(yī)星高照下反受其害?"
張玄清指著書中一段文字道:"老子在《道德經》中講反者道之動,天道運行有順有逆。天醫(yī)星在某些特定的運轉時刻,會經歷暗晦期,此時不但不能護佑命主,反而會成為引發(fā)疾病的導火索。"
一旁的老道士聽罷,也加入討論:"玄清師弟所言極是。《易經》有云:陰陽升降,天地交泰。天醫(yī)星的護佑之力,也需看其在命盤中的落位和當運。若是落入死地,或與煞星同宮,再遇上三元交替的關鍵年份,確實會有反效果。"
張玄清點頭道:"不錯。尤其是在九運交替之際,如上一甲子的七運末期與八運初期交接,以及現今的八運末期與九運初期交接,這都是天醫(yī)星最為脆弱的時候。"
年輕道士若有所思:"那這位居士的難題,可有解法?"
張玄清翻到書中另一頁,指著上面復雜的星圖說道:"天醫(yī)星的運行雖有規(guī)律,但也不是無法化解。《洞玄子》中有記載,在三元九運交替之際,可通過九星安命法來調和天醫(yī)星的能量。"
他從懷中取出一塊古樸的羅盤,展示給眾人看:"真人之法,講究順應天時。要知星象如何運行,先得掌握紫白飛星的變化。"
"此法從何而來?"年輕道士好奇地問。
老道士插話道:"據傳,此法源自張?zhí)鞄煛.斈陱執(zhí)鞄煹玫乐螅瑐飨绿鞄煼ǎ渲芯桶诉@調和天醫(yī)星的秘法。后來經歷代道家真人完善,才有了今日的九星安命法。"
張玄清輕輕轉動羅盤,手指劃過上面的刻度:"天醫(yī)星的能量流轉,與命主居所的方位、起居作息皆有密切關聯。當九運交替之際,若能按照特定方位布局,并在關鍵時刻進行適當的調理,便可化解天醫(yī)星的負面影響。"
說到這里,張玄清停頓了一下,看向眾人:"可這其中玄機,非一言可盡。真正的九星安命法,需結合命主八字,再考量當下三元九運的具體情況,方能施展。"
年輕道士連忙問道:"師兄,敢問這位居士究竟該如何化解?既然天醫(yī)星有護佑之力,為何會在某些時候反而帶來災禍?那么在三元九運交替之際,又該用什么方法才能真正趨吉避兇?"
張玄清微微一笑,將《三元九運天醫(yī)訣》合上:"天醫(yī)星的運行變化,實則反映了更深層的天道規(guī)律。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天醫(yī)星的能量在九運交替時,會經歷一個特殊的能量轉化期,此時若不懂得調理,確實會適得其反。"
他停頓片刻,望向窗外漸暗的天色和初現的星光:"而解決之法,就藏在北斗七星的排列規(guī)律中。北斗主生死,天醫(yī)主疾病,若能明白其中奧妙..."
老道士見狀,意味深長地說道:"玄清師弟,這九星安命法乃是祖師爺嚴格傳承的心法,非有緣人不可輕傳啊。"
張玄清點頭致意,隨后取出一卷竹簡,緩緩展開:"諸位同道既有心求解,老道便將這天醫(yī)星的真諦道來。"
他指著竹簡上的星圖:"天醫(yī)星在九運交替之際出現的問題,根源在于氣機逆轉。《黃帝內經》中講: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當九運交替之時,天地之氣發(fā)生微妙變化,此時天醫(yī)星的能量會暫時紊亂,無法正常發(fā)揮護佑之力。"
老道士接過話頭:"不錯,這就如同春秋交替之際,人易感冒一般,實乃氣機不穩(wěn)所致。"
張玄清繼續(xù)解釋:"解決之法有三:一為安星定位,二為導氣歸元,三為順時而動。"
他取出羅盤,指著上面的刻度說道:"首先說這安星定位。天醫(yī)星在命盤中的位置不同,所需調整的方法也不同。若天醫(yī)星落在命主的東方,則需在西北方設置安神位;若落在南方,則需在北方設置;若落在西方,則需在東南方設置;若落在北方,則需在南方設置。這安神位上需放置一碗清水,水中可加入少量五味子或黃芪,借水性之柔和五行之氣。"
年輕道士專心記下,又問:"師兄,何為導氣歸元?"
張玄清解釋道:"導氣歸元是通過特定的氣功修煉,幫助體內氣機恢復平衡。《抱樸子》中記載的服氣法就是一種有效方式。每日清晨面向東方,做深呼吸三十六次,然后輕輕叩齒三十六下,再以舌抵上腭,口中生津,分三次咽下。這樣能幫助調和體內陰陽,減輕天醫(yī)星能量紊亂帶來的負面影響。"
老道士點頭道:"此法確實玄妙,我曾用此法幫助一位飽受頭痛之苦的信眾,三月后便痊愈了。"
"至于順時而動,"張玄清繼續(xù)道,"是指在三元九運交替的關鍵時刻,應當順應天時變化,調整日常作息。比如在八運末期與九運初期交接的這幾年,應當避免在天醫(yī)星所主時辰做劇烈運動或重要決策。天醫(yī)星主寅時,即早上三點至五點,此時應保持安靜,最好能夠靜坐調息。"
年輕道士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那位居士正是因為每日清晨堅持劇烈跑步,才導致病情加重的吧?"
張玄清頷首:"很可能如此。還有一點極為重要,在九運交替期間,命有天醫(yī)星者應當特別注意飲食調理。《黃帝內經》中有云: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要避免過于寒涼或燥熱的食物,保持飲食平衡。"
他翻開《三元九運天醫(yī)訣》的后幾頁,指著上面的圖表:"這里記載了更為精細的調理方法。不同年份,不同月份,甚至不同日子,天醫(yī)星的能量都有微妙變化。若能按照此表調整,便能趨吉避兇。"
老道士看了看圖表,感嘆道:"此訣果然精妙,難怪祖師爺要嚴格傳承。"
張玄清將書合上,鄭重地說:"還有一點,天醫(yī)星雖主疾病,但更深層的意義是提醒人們注重養(yǎng)生之道。《道德經》中說: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意思是只有認識到疾病的存在和危害,才能避免真正的疾病。天醫(yī)星高照卻頻遇病災,實則是上天的一種警示,提醒命主回歸自然之道,順應天地之氣。"
年輕道士若有所思:"師兄所言極是。那么除了這三種方法,還有沒有其他更簡便的方式可以應對?"
張玄清微笑道:"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佩戴天然水晶或玉石,尤其是白色或透明的水晶,能夠調和天醫(yī)星的能量。其次,在居所的特定方位放置銅錢或銅器,也有助于穩(wěn)定天醫(yī)星的能量場。銅為金屬,性屬陽,能夠平衡天醫(yī)星在九運交替時產生的陰氣過盛的問題。"
老道士補充道:"還有一點,心態(tài)調整也極為重要。《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抵抗疾病大有裨益。"
張玄清點頭贊同:"確實如此。無論外在的調理方法多么玄妙,若內心不平和,也難以真正化解天醫(yī)星的負面影響。修身養(yǎng)性,順應自然,才是根本之道。"
最后,張玄清將那本《三元九運天醫(yī)訣》收起,對眾人說道:"上古仙人留下的智慧,不僅僅是為了趨吉避兇,更是教導人們如何與天地和諧共處。天醫(yī)星的變化,也是天道運行的一部分。明白了這些道理,便能在三元九運的交替中安然度過,不受病災困擾。"
年輕道士恭敬地行了一禮:"多謝師兄指點,我這就去告訴那位居士,相信他定能化險為夷。"
張玄清目送年輕道士離去,望著夜空中閃爍的北斗七星,輕聲道:"天地無私,道法自然。順應天道,人自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