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治孩子頭疼請“大師”做“法事”,網上高息貸款20萬!
143 2025-09-19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 老子這話,年輕時聽著像繞口令,活到四十多歲才咂摸出味兒——那些看似弱不禁風的人,反倒能活得綿長;倒是那些總逞強的,說不定哪天就被生活絆個大跟頭。我這身子骨就是典型的"弱",從小藥罐子不離手,三十歲那年還因為過度勞累住了回院,大夫說"你這身體,拼不動,得會養"。這些年摸爬滾打,總算明白:身弱的人想順順當當走到古稀,身子得補,心里的準備更得做足。
鄰居老周比我大五歲,跟我一樣是"弱底子",可他偏不信邪。退休前在單位總搶著加班,說"男人不能認慫";退休后又跟風爬泰山,說"不挑戰一下對不起自己"。結果呢?從泰山下來就犯了心臟病,躺了小半年,現在見人就說:"以前覺得認慫丟人,現在才知道,不認慫會要命。"
身弱的人,就像先天不足的小苗,你非要讓它跟大樹比著長,不是傻嗎?我以前也擰巴,同事能熬夜趕方案,我也硬撐,結果第二天直接暈在辦公室;朋友能連著應酬三天,我跟著湊了一次,胃就疼了半個月。后來才懂,承認"我不行"不丟人,硬撐著"我能行"才傻氣。
老祖宗早說過"量力而行",這四個字對身弱的人來說,就是保命符。別人能扛的壓力,你扛不住就別扛;別人能熬的夜,你熬不了就早睡;別人能吃的生冷,你吃了難受就忌口。認慫不是認輸,是跟自己的身體和解——就像冬天穿棉襖,不是怕冷,是懂保暖。
我媽就是典型的"愛鉆牛角尖",一點小事能擱心里琢磨三天。有次樓上漏水淹了她的花,她跟人吵了一架,回來越想越氣,夜里翻來覆去睡不著,第二天直接血壓飆升。大夫數落她:"你這身體,禁得住氣嗎?別人犯的錯,你拿自己的命買單,值當嗎?"
身弱的人,肝氣多半不盛,最忌生悶氣、鉆死胡同。就像一間不通風的屋子,一點火星就能悶出煙來。我以前也愛較真,客戶改方案改到第五版,我能氣得吃不下飯;家人說錯一句話,我能別扭一整天。后來發現,那些讓你生氣的事,過一個月回頭看,根本不值一提,可氣出來的病,卻實實在在跟著你。
《黃帝內經》說"怒傷肝,喜傷心",身弱的人就像薄瓷碗,禁不起摔,更禁不起氣。遇到糟心事,不如學學"阿Q精神":客戶難纏?就當是鍛煉耐心;家人拌嘴?轉頭想想他的好;實在過不去坎,就出去曬曬太陽,看看公園里的花——花開花落都有定時,你那點煩心事,算得了什么?
前陣子同學聚會,大家都勸我多去"social",說"人脈就是資源"??晌胰チ艘淮尉蛪蛄耍阂晃葑尤顺吵橙氯?,煙味酒味混在一起,回來頭疼了兩天。后來發現,我這身子骨,真不適合往人堆里扎。
身弱的人,就像電量不足的手機,在人群里待久了,能量蹭蹭往下掉。別人覺得熱鬧是放松,你覺得熱鬧是消耗;別人能在酒桌上談笑風生,你在旁邊坐著都覺得累。這不是不合群,是你的身體需要安靜。
我現在每周都給自己留兩天"獨處日":不接不必要的電話,不赴無關緊要的約,就窩在家里看看書,侍弄侍弄花草,或者干脆發呆。你別說,這"獨處補藥"比啥保健品都管用,心里踏實了,睡眠都變好了。老話說"靜能生慧",對身弱的人來說,靜還能養生——就像湖面,只有平靜了,才能映出藍天白云,心平靜了,身體才能慢慢回血。
我以前是個"完美主義者",拖地必須拖到反光,報表必須零誤差,連給花澆水都得掐著表。結果呢?累得腰酸背痛不說,一點沒做好就焦慮。有次因為蒸饅頭沒發起來,我愣是懊惱了一上午,我爸說我:"你這是跟自己過不去,饅頭能吃就行,非要跟飯店比?"
身弱的人,最忌"用力過猛"。完美這東西,就像天上的月亮,看著亮,真要夠,能把自己累死。你看那些長壽的老人,多半是"糊涂"的——菜咸了說"挺好",衣服皺了說"沒事",孩子偶爾不聽話,笑笑就過去了。他們不是沒追求,是懂"差不多"的智慧。
現在年輕人總說"內卷",身弱的人就別跟著卷了。工作做到80分就行,剩下20分給自己喘口氣;家務不必天天做,一周大掃除一次也挺好;別人曬娃曬成績,你就曬曬太陽曬花草——生活又不是考試,非要考100分干啥?差不多,就是最好的狀態。
我表哥前幾年總想著"一夜暴富",聽人說炒股能發家,瞞著家人把積蓄全投進去,天天盯著K線圖,飯也吃不好,覺也睡不好。結果跌了個底朝天,人也瘦了二十斤,還查出了甲亢。他嘆著氣說:"要是當初穩穩當當上班,也不至于這樣。"
身弱的人,命格就像細水長流的小溪,經不起大江大河的折騰??戾X這東西,來得猛,去得也快,還帶著一股子"戾氣",你扛不住。不如守著一份安穩的收入,哪怕少點,心里踏實;做點力所能及的小營生,哪怕慢點,睡得安穩。
老輩人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道"里就藏著"慢"。我認識個阿姨,身弱不能干重活,就在家繡十字繡,一幅繡半年,掙得不多,但細水長流,現在六十多了,身子骨比同齡人都硬朗。她說:"錢來得慢,才懂得惜;日子過得緩,才來得及品。" 這話在理——就像熬湯,小火慢燉才香,急火攻心,只能熬糊。
以前我總怕麻煩人,感冒了自己扛,買米了自己搬,結果扛成了肺炎,搬米閃了腰。后來我媽罵我:"你以為自己是鐵打的?身邊人不就是用來互相麻煩的?" 試著麻煩了幾次才發現,鄰居幫我取個快遞,同事順路捎我一段,朋友陪我去趟醫院,心里暖乎乎的,病都好得快了。
身弱的人,別逞強當"孤勇者"。人情這東西,就像棉被,你給別人蓋蓋,別人也給你蓋蓋,才暖和。你總想著"不麻煩",其實是把自己裹成了孤島,風吹雨打的,咋能不冷?
我現在學會了"示弱":搬不動的東西,笑著說"麻煩你搭把手";不懂的事,坦然說"你教教我唄";心情不好了,跟朋友說"陪我聊會兒"。你會發現,大多數人都樂意幫你,而這些小小的"麻煩",就像冬天里的炭火,不光暖身,更暖心——心暖了,身體才能跟著暖起來。
其實啊,身弱的人想活得長久,靠的不是補品,不是運氣,是心里的那點"明白":明白自己的斤兩,明白生活的節奏,明白啥該要,啥該放。就像老樹,長得慢,但扎根深,風再大,也搖不倒。
這些心理準備,看著簡單,做起來不容易。但你想想,古稀之年能曬著太陽,喝著茶,看著孫子跑,多好?為了這份好,慢慢學,慢慢練,值。畢竟,活著本身,就是最大的福氣,而好好活著,是給身體最好的交代。
對此,你怎么看?歡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