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玉也分三六九等,為什么有的值得收藏,有的才值幾百塊?



最近有粉絲在后臺咨詢:和田玉(碧玉)
既然是粉絲的要求,那當然要滿足了,今天就帶大家了解和田玉(碧玉)
問題1:為什么碧玉看起來都比較綠,但有的價格比較高,有的價格卻很便宜呢?
一個很簡單的回答:一分錢一分貨,有好有壞!
但好于壞的區別在哪里?也許很多喜歡碧玉卻不太懂的人并不知道。
接下來由小編帶領你了解碧玉的好壞之分,以及為什么有的值得收藏,有的才值幾百塊。

【名稱】碧玉
【類別】和田玉(化學成分CaMg5)
【光澤】多呈綠色
【硬度】6~6.5
【密度】2.95
【折射率】1.60-1.61
【特殊光學效應】貓眼效應
【分布】中國、加拿大、新西蘭、俄羅斯


壹 | 收藏級的菠菜綠
Bi Yu



▲(可以作為收藏級菠菜綠碧玉)
《天工開物》中曾提到過“碧如菠菜”,其色 綠如嫩菠菜葉,嬌嫩陽綠,鮮艷奪人。
對于了解碧玉的人來講,只知道一個名詞就是菠菜綠,那么真正收藏級的菠菜綠是什么樣呢?
收藏級的菠菜綠綠波蕩漾,厚重典雅,郁郁蔥蔥。
即使沒有那么綠,顏色也一定要均勻,可以說精品的菠菜綠是那種飽和得無法再飽和的綠色,讓人無法抗拒。

▲(碧玉上的黑點)
其次,碧玉上的黑點問題,有些玉友就會問了,為什么有的碧玉有黑點有的沒有?普通消費者又該怎么分辨是好是壞呢?
簡單點說,黑點聚而大但不能多而雜。(碧玉上有黑或有深褐色的地方往往會越綠)
而從玉質上來說,不僅要綠,還要油。簡單來說就是綠油油。放佛有生命力附著的小草一般,散發著由內而而外的光滑油脂。

有的料子看上去也很綠,但上手的感覺就是不舒服,原因就是料子發干,沒有油性。真正的菠菜綠是絕對扣人心脾,但很多所謂的菠菜綠都是這樣的:

▲綠的發黑
(可能是瑪納斯碧玉或者加拿大碧玉)

▲(碧玉的各種小黑塊)
好的碧玉的黑,其實是在表面或者深入玉質內部一些,但是差一點的碧玉黑點則是混雜的,表面看不出來什么黑,但是一旦打燈觀察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個個黑點、黑塊,這就是黑點與黑點的不同之處了。

有的菠菜綠真的是千金難尋,但有的菠菜綠滿大街都是,如何挑選,也許真的看你自己了。
菠菜綠不能是爛葉子,一定要是新鮮的~
貳 | 收藏級的蘋果綠
Bi Yu



▲(收藏級菠菜蘋果玉)
清新淡雅,甚至讓你有想咬一口的感覺。
收藏級的蘋果綠顏色上一定要好,青蘋果般的顏色,鮮嫩,誘人,深受年輕女性玉友的喜愛。
這種顏色其實在碧玉原料里并不常見,我們知道碧玉的原料上其實顏色很雜,一塊原料上可能有菠菜綠、蘋果綠、鴨蛋青等等各種顏色,而蘋果綠應該是最少有的了。

▲(俄羅斯碧玉)
俄料碧玉是個神奇的玉種,越好看罕見的顏色越是夾雜在爛肉里頭出現那么一點點,有時候就薄薄一層,但如果能利用上的話就會特別驚艷。其次,好的蘋果綠就是要沒有黑點。然而,市場上蘋果綠同樣多的是這樣的:

雖然名稱都一樣,但差距也是一眼能看得出的。黑點多,太水透,色輕浮,容易跑色等等,所以以車珠子為主。

叁 | 看碧玉要看這幾個方面
Bi Yu

雖說碧玉的礦藏很豐富,雖說市場上的碧玉很多。但不得不說,那種真正一眼好的,確實很少見。藏級的碧玉,顏色上不能僅僅是好,要有誘人的感覺,而且顏色要均勻,黑點少。
很多人說,我在市場上看到很多碧玉都是這樣的,價格也很便宜。確實如此,市場中有很多這樣的料子:
▲(價格便宜,其實是一些其它產地的碧玉)

▲(綠的無可挑剔,但其實是玻璃加美圖)
可能很多人對碧玉并不了解,但真正好的碧玉,其實并不用多說什么,好壞一眼就能看出!
市場上幾百塊錢的菠菜綠、蘋果綠隨隨便便就能買到,但有些菠菜綠、蘋果綠,可能想要的話沒那么容易就能找到,這就是好與壞的差距吧!
好的碧玉值得收藏:

對于碧玉,曾在幾個藏家朋友手中,看到好幾個極好的碧玉,綠的透人心弦,綠的讓人情不自禁的喜歡。
而這些讓人心動的碧玉往往想提出購買時,都被朋友拒絕了:個人收藏,絕不外賣。
對此,只能長嘆一聲,好的碧玉確實“一玉難求”。

▲清中期
(碧玉雕痕都斯坦式菊瓣紋盤、香薰三件套)
擁有一個極好的碧玉,有時候就像一個情人一樣,偶爾拿出來看一眼,心情就再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