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呢?這跟日本的避諱有關(guān)——翻魚有點像“翻船”或者“翻倒”的意思,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不吉利的事兒。尤其是在沿海地區(qū),漁民家庭對這個特別敏感。雖然現(xiàn)在城市里的年輕人未必都信這個,但老一輩人還是會叮囑:“吃魚別翻,慢慢挑著吃?!?/span>
還有個小細節(jié),吃的時候最好別把魚頭魚尾弄得太亂。日本人覺得整條魚端上來是個“完整”的樣子,吃完后骨頭還能看出原形,才算得上優(yōu)雅。這可不是吹毛求疵,而是他們對食物的一份敬意——畢竟一條魚從海里到桌上不容易,吃得有模有樣也算對自然的回禮。
從魚頭看文化:安心感的小儀式你可能會覺得,魚頭朝哪擺、吃的時候翻不翻面,這些規(guī)矩聽起來有點繁瑣。但對日本人來說,這些細小的禮儀就像生活里的小錨點,能讓人慢下來,感受到秩序和安心。就像他們愛說的“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這句飯前的話不僅是感謝食物,也是對這一刻的珍惜。
除了這些,日本還有很多用餐禮儀,比如:吃飯前要說“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飯后說“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謝謝款待)。不能用筷子在盤子里亂挑亂翻,選定要吃的食物后再夾。不能用筷子指人或揮舞筷子。吃壽司時,最好先吃味道較淡的魚,最后再吃味道濃的魚或軍艦卷。喝酒時,不能自己給自己倒,要互相斟酒。
所以下次你在日本吃魚的時候,不妨試試把魚頭擺左邊、挑著骨頭慢慢吃。也許在這些小動作里,你能摸到一點日本文化的脈搏——那種在瑣碎中尋找意義、在平凡里安放心神的智慧。這不正是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交織的美妙之處嗎?畢竟,文化這東西,不就是在飯桌上、筷子間,一點一點傳遞下去的嘛。
※ 本內(nèi)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日本通立場。
- 完 -
本文來自公眾號:日本物語Plus(ID:Japan_Plus),作者:蝦醬,日本通經(jīng)授權(quán)轉(zhuǎn)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