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官商追捧的風水魚:身價六十萬美金 有專人做整容手術
172 2025-09-18
【軍武次位面】:楊樹
印軍騎摩托,我們開八輪
前幾天寫了徐工的“高達”,引起了粉絲們極大的興趣,大家紛紛當起了設計師,在留言中提出了各種方案——上機槍、上炮塔、上1130……
不過,軍武菌也得說一句,雖然想法很多,熱情很高,但都是沒法實現的。
至于原因,一是“高達”的挖斗其實也是一條腿,少了挖斗越野能力要減半。
二是“高達”其實屬于小型挖掘機,底盤很輕,如果裝上武器,必然頭重腳輕,一開就翻,開炮時后坐力也扛不住。
如果把底盤加重,又會大大增加液壓裝置的負擔,可靠性會大為降低,成本也會高很多倍,那么就要重新研制底盤和液壓等裝置,相當于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走向當年二戰德國重型坦克的不歸路。
總之,把“高達”改裝成“機甲”,現階段還實現不了。
不過,也別失望,因為大家所設想的“全地形火力單元”,咱們有現成的啊,并不需要去改裝“高達”。
這個現成的“全地形火力單元”,就是“山貓”系列全地形車。
所謂全地形車,通常指的是理論上能在任何地形上行駛的車輛。重量輕,馬力大,適應性好,能輕松穿越沼澤、雪地、池塘等各種惡劣地形。
▲英國的“超級貓”全地形車
這種車在國外的軍民領域都有運用,而且時間也比較早,比如沙灘車、軍用突擊車等。很多國家的特種部隊和山地部隊都裝備了此類車輛,用來突擊作戰或者巡邏偵查。
雖然中國在全地形車領域是一個后來者,但并不落后。
“山貓”是解放軍的現役裝備,如果持續關注軍事報道的話,不難發現“山貓”出鏡的場面。比如上面這段畫面來自于75集團軍某部在西南某地的演習,能夠看出,戰士們已經對“山貓”的運用已經非常熟練了。
這里出現的“山貓”只是一個基本型,它的“兄弟”還有很多。
在2018年的珠海航展中,262就發現了一大堆“山貓”:
4×4全地形車載前沿偵指系統、4×4全地形有人/無人偵察車、4×4車載“紅箭”-8反坦克導彈、6×6全地形車載107毫米火箭炮、6×6全地形車載82毫米速射迫擊炮、6×6全地形車載120毫米迫擊炮、6×6全地形車載120毫米迫榴炮、6×6全地形防護突擊車、6×6全地形車載40毫米埋頭彈突擊炮、6×6全地形車載AKT-2防空導彈、8×8全地形車、8×8全地形兵力突擊車、8×8戰場搶救搶修車、8×8全地形物資運輸車、無人伴隨保障車……
▲6管近防炮型、警用型、運輸型、兩輪輕型
▲遙控機槍型、榴彈發射器型
人員運輸型、反坦克導彈型
▲122毫米迫榴炮型、120毫米迫擊炮型
82毫米速射迫擊炮型、107火箭炮型
八輪,六輪,四輪,扛機槍,扛大炮,扛火箭,運物資、拉傷員……基本上你能想到的活,“山貓”都能干——在山地作戰,尤其是對印的軍事準備中,“高達”修橋鋪路,輕坦沖鋒陷陣,“山貓”突擊掃蕩,完美!
▲別覺得35度小,看看45度感覺一下
“山貓”的機動性是不用擔心的,單說爬坡能力,就十分了得,最大爬坡度超過65%,即能爬接近35度的坡,足以應對大多數地形了。
“山貓”系列戰斗全重均不超過3.5噸,可由陸航部隊現有直升機進行運輸。也就是說,可以執行輕型機動部隊的所有快速反應任務,大大提升了陸軍的快速機動能力。在高原山地,能輕松充當各種戰斗、運輸、保障平臺的“山貓”,更是大大節省戰士的體能消耗,還能提供多層次的火力支援,可謂山地戰的利器。
當“山貓”出現在國慶閱兵式上時,相信大家都被萌壞了。看慣了威猛霸氣,粗獷豪放的坦克、火炮、戰機,這個比QQ車大不了多少的迷你戰車顯得是那樣小巧,甚至讓人產生買一輛開回去的念頭。
反正軍武菌第一次看到這個小東西時,除了萌以外,還有一種感覺——這不就是個帶殼的大摩托嗎?其實,不止軍武菌,“山貓”的設計師一開始大概也是這樣想的。
▲工信部網站上寫的研制方還是“嘉陵工業”
“山貓”的研制和生產方,叫做“重慶嘉陵全域機動車輛有限公司”(簡稱“嘉陵全域”),這個名稱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重慶的特產之一“嘉陵摩托”。那么這個“嘉陵全域”和“嘉陵摩托”有關系嗎?令人意外的是,網絡上關于這家企業的內容非常少,甚至連百科詞條都沒有,只能“旁敲側擊”的湊出了一些信息。
比如,從招聘網站上的公司簡介中發現,“嘉陵全域”注冊成立于2016年,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高機動特種裝備搭載平臺科研生產企業,有員工283人。在“重慶嘉陵工業有限公司”的介紹中發現,“重慶嘉陵前身為國營嘉陵機器廠,創始于1875年……是我國民族摩托車產業發展的先驅和開拓者……2015年,籌備組建特種車合資公司,搭建了專業化運營平臺,2017年嘉陵股份與嘉陵全域分開獨立運營。”
可以斷定,“嘉陵全域”就是從“嘉陵摩托”中獨立出來的特種車企業,要說以前就是造摩托的,也符合實際。
▲類似這種輪式戰車,空間倒是大,但受限也多
“山貓”的起源要追溯到2004年。當時作為山地部隊的某集團軍想要一款能適用于山地、叢林、高原環境下的野戰機動車輛,解決步兵全靠體能行軍的困難。在軍工重鎮重慶,幾家車輛企業進行了嘗試后,都認為難度太大,搞不出來。
因為軍方提的要求太苛刻,要通過能力要好,各種地形都能去;還要直升機能裝運,體型、重量又要小,相當于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這么矛盾,咋個好解決嘞?
但“嘉陵”的設計師陳勁不這樣想,當時只有28歲,畢業于重慶理工大學,擁有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博士學位的陳勁覺得,只要把嘉陵拿手的摩托技術用好了,這個“大號摩托”肯定能搞出來。果然,他帶領的研制團隊,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沖勁,采用摩托車加汽車的技術結構,利用現有零部件,參考英國“超級貓”全地形車,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造出第一代樣車。
然而,樣車拿到部隊一試用才發現,雖然基本性能指標合格,但可靠性、零件通用性差,轉向困難……如果用不了幾下就趴窩,部隊是不會要的。
于是,陳勁團隊開始著手解決暴露出來的問題。一開始,解決方案是盯著問題,通用性有問題就解決通用性,轉向困難就調轉向,取得了一些成果。
第二代樣車研制出來后,再次送到部隊試用。結果顯示,上次的問題已經基本解決,卻又冒出來一個新問題——散熱,只要運轉時間一長,發動機就會開鍋,車當然也就不能用了。
事后分析,原來是散熱風扇功率不足,要滿足指標,風扇功率至少要達到普通車輛的10倍——只有坦克的散熱系統才能做到這一點。
看來,這個小東西真的不能當個大摩托來弄。為了轉變思路,陳勁拜訪了一位資深坦克設計師,得到了這樣的指點:“這基本就是把一個坦克,縮小到一個轎車這么大,但是它里面的一些結構原理,還得跟坦克是一樣的,這是個世界難題。”
▲“超級貓”的結構,還是擰把的,確實像個大摩托
設計團隊果斷轉向,將原來參考“超級貓”的動力中置、貨艙后置和T型轉向車把方案,改為后置動力和方向盤操縱,車體結構也進行了優化,實現了由大摩托向裝甲車的轉變。
當然,事情也不是把動力包的位置一改就行了,后來他們還遇到了很多難題。比如減速箱軸承易損壞、胎壓的合理范圍、減重……
▲采用像坦克一樣的差速轉向,省了轉向機構
因為全地形車就是為跑“爛路”,甚至跑“沒路”而生的,行走和傳動機構承受的沖擊遠大于設計參數。胎壓大了容易打滑,小了又容易撞壞輪圈(經常野外騎行的朋友可能會有所體會)……為了找到合適的數值,跑廢的輪胎堆滿了兩個庫房。
要能抗沖擊,要防護,就要增加用料,然而為了能塞進直升機,車又不能太重——全地形車還兼有航空產品的屬性。所以,研發團隊又采用了航空器的設計標準,死磕全重,“扒下每一斤多余的重量”。
▲傘降測試
▲能上山也能下水
實際上,為了研制這個“大摩托”,整個重慶的兵工系統都出動了。除了嘉陵團隊,還有配套的青山廠、重慶大學,甚至北理工、清華大學都參與進來。
總共干了多長時間呢?10年!
2014年,嘉陵的全地形車終于通過了驗收,成功定型,陳勁也從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變成了一個年近四十的大叔。
▲山貓長這樣,雖小卻兇
這個“大叔”給自己的心血之作取了一個靈動的名字——“山貓”,希望這輛全地形車能像山貓一樣靈活而兇猛,成為解放軍的通用機動平臺。
定型后的“山貓”采用了YC4W85-20型1.4L直列四缸、渦輪增壓、高壓共軌柴油機,最大功率為64kw。8×8全時驅動,5檔變速箱,“H”型鏈條傳動和液壓機械雙流轉向,低壓無內胎輪胎,最高時速為60公里/小時,續航里程達到400公里。
▲“山貓”落戶“藍精靈”
經過長期淬煉的“山貓”很快就得到了部隊的認可,陸軍、空降兵、特戰部隊、海軍陸戰隊均有裝備,使用地域也確實是“全地形”,從山地大漠、邊防哨所,到岸灘水際,沼澤丘陵,都有“山貓”出沒。
但“山貓”的故事并沒有結束。
8×8的基本型裝備后,部隊感覺這個小東西潛力巨大,只用來運兵太可惜了,為什么不把一些營團屬的重裝備,比如迫擊炮、火箭炮、高射炮,也裝上去呢?
為了滿足部隊要求,嘉陵公司繼續在基本型的基礎上繼續研發。為了能集中資源,嘉陵和長安公司、南方摩托等企業合作合資,設立“嘉陵全域”,集中力量搞輕型全地形車業務,這就是前面所提到的“分開獨立運營”。
很快,“山貓”就有了一個大家族。
基本型動力后置讓空間利用率上去了,只用來運人當然沒問題,如果要扛炮,空間就不夠了。所以嘉陵全域又搞了一個相反的動力前置型號,后面就騰出了地方,能扛起從82迫到122榴的一系列中小口徑火炮。對于山地部隊來說,這種大威力“山貓”讓火力支援能力一下子高了很多。
▲6輪款也可以扛個迫擊炮
空降部隊的要求則相反,要更緊湊。于是,一種更小,能直接用直8G運載的6×6突擊車又被研制了出來,而且還采用了頗為新潮的混合動力,而且這種混動還能各自單獨驅動,也即實現了柴電雙備份,大大提高了可靠性。還為乘員提供了帶油氣減震系統的軟靠背座椅和安全帶,提高了舒適性。國慶閱兵上出現的“山貓”,就是這一種。
▲架上高射炮和導彈就成了防空單元,像極了紅警里的多功能車
需要指出的是,現役的“山貓”只有6輪和8輪兩種型號。不過,繼承了老牌軍工傳統,員工只有兩百多人的“嘉陵全域”并沒有閑著,不斷推出新產品。航展上那一大堆“山貓”,雖然很多還沒裝備,但也為解放軍提供了更多選擇。而且這玩意出口前景也是大大的。
▲航展上展示的《全域機動部隊進攻作戰》沙盤
許多國家其實是買不起裝甲車、自行火炮的,而如果退一步選擇山貓這種擁有諸多作戰型號的車,能夠迅速組成一支完整的機動裝甲部隊,稱得上是“迷你鋼鐵洪流!”
這種部隊還可以在國內軍工產品中挑挑撿撿的日子,倒退幾十年,真是想都不敢想,那時候有的用就不錯了,還能挑?但今天不一樣了,無論哪一品類,都有很大選擇余地,“這種富裕仗我八輩子也沒打過,這會咱們敞開了當回地主!”
要說“山貓”最能派上用場的地方,還得說是對印的前線。
據說印度的大摩托很厲害,一輛就能拉一個排,這種逆天技能,咱們確實比不了,甘拜下風。
不過,重慶人就會表示不屑了(以下請會重慶話的粉絲自行配音)——啥子印度摩托哦,都是假打,算個鏟鏟!老子“山貓”兒管夠,啥子活路都包了,隨便整!嗯……你看拉傷員的醫療款要不要多來點兒嘛?印度崽兒肯定要遭打慘噻,手桿兒腳桿兒要遭打斷嘿多喲,打完了我們也要講點人道主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