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堪輿四大祖師:楊、曾、廖、賴——賴布衣
賴布衣,原名賴鳳崗,字文俊,道號“布衣子”,故稱為“賴布衣”,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崗人,生于宋徽宗年間,(大約在公元1101~1126年間)。他曾擔任國師,因受秦檜的陷害而流落民間。

網絡圖片侵刪
他的足跡踏遍全國,以風水術扶危濟困,幫助弱者得到富貴,留下了眾多神奇的傳說。賴布衣被尊稱為四大堪輿祖師之一。

賴布衣在中國風水演變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他的一大貢獻是發明了羅盤的中針。
據記載,唐朝中期羅盤的二十四向以地磁南北極為基準,磁針指向“午”位,就是“正針”方位。
唐朝末期,風水大師楊筠松發現地磁子午線與以日影確定的南北極(地理子午線)之間存在一個夾角,因此他便在羅盤上加了一層方位圈,此時的磁偏角為北偏東,這一方位圈被稱為“縫針”。
到了宋代,賴布衣又發現磁偏角變為北偏西,于是又加了一層方位圈,被稱為“中針”。
最終形成了具有正針、中針和縫針三個層次的中國羅盤,

他的另一大貢獻是創立了以天星理論為依據進行理氣的天星風水學。在這個理論中,他將五行、四大星垣、北斗九星、廿四天星、廿八星宿等整個星空體系貫通于龍穴砂水向中。
在楊公天、地二盤的基礎上,他引入二十八宿天星五行,增設了人盤專用于消砂,地盤格龍、立向,天盤雙山納水。傳世有“催官篇”等。
賴布衣的傳說
傳說在賴布衣十一歲那年,他的祖父不幸離世,賴澄山在服喪期滿之際,對兒子賴文俊說:“你要用心讀書,日后你祖父葬在風水寶地,憑借風水的助力,你定能有所成就。”隨后便離家而去,追蹤龍脈,沿著九峰山一直往南,抵達廣東北部的樂昌。

九峰山是廣東北部龍脈的起點,也被世人視為南蠻之地,很少有地理師會來到這里。然而賴澄山卻沿著九峰山,穿山越嶺,追尋龍脈的蹤跡。來到了樂昌,看到這里的山清水秀,草木茂盛,天地之間洋溢著浩然之氣,他深信這附近一定有寶地。

有一天,賴澄山正在山中堪察,突然來了一陣狂風驟雨,勢頭迅猛,他慌亂中急忙奔入附近的一個山洞躲避。然而衣服已經被雨水淋透,他正想脫下濕漉漉的衣服時,卻看到一只巨大的鳩鳥,從北面飛來,在對面山洼間消失了影子。他很驚訝:“哪有身長二丈、翅膀寬達八九尺的斑鳩?,不禁心內暗驚“莫非這斑鳩已成精了不成?”。

待雨停之后,賴澄山快步走向對面的山洼,但那兒并沒有發現什么山洞或者大樹可以藏匿那只大斑鳩。他環顧四周,只見一片平坦,了無蹤影。正疑惑間,他一抬頭,隨即恍然大悟。
原來這座山的形狀就像一只大斑鳩。山的形狀前面尖而短,后面瘦且稍長,中間凸起,兩旁各突出一塊尖地,形似鳥翼,簡直活脫脫的就是一只斑鳩的形狀。而且后面連接著豐江,前面則是一塊秀美的田地,恰似一幅“斑鳩落田陽”的景象。這實在是絕佳的風水寶地。

賴澄山仔細推測后,發現將先人葬在此地,三年后必定會出一個宰相、一個太師,并會出現數量如同一斗芝麻的狀元。這一斗芝麻有數萬粒之多,象征著這個家族將會百世不衰。
賴澄山正琢磨端詳的時候,天色已晚,正準備下山之際,忽然看到一輪明月從東方升起,月光正照在那“斑鳩落田陽”的山穴上。看到此景,他不禁嘆息道:“原來這穴地是‘犯師地’。”

風水學中言:“犯師地”是指凡是山中龍真穴地,如果朝向正東方的方向,那這座山會先感受到日月的精華。這樣的山穴就叫做“犯師地”。如果將先祖的遺骸葬在這里,這個家族定會發跡。然而點穴的人卻必定在三年之內發生不幸,重則夭亡,輕則殘廢。
賴澄山明知此地是“犯師地”,心里尋思:到處尋龍覓穴為的是讓自己的后代顯貴。雖然這個地方是“犯師地”,但如果將老父葬下后自己兒子即可發跡,雖然對自己不利,但兒孫后代可以顯貴,所以他決定將父親葬在此處。

賴澄山返回家后,與兒子賴布衣說道:“鳳崗,我已然尋得一處極佳的風水寶地,這座山名為“斑鳩落田陽”,你祖父葬在此后三年,賴家必會大發。”賴布衣那時對風水之學并不了解,對此感到十分不解。
賴澄山未向賴布衣說明那是“犯師地”,因為賴布衣那時僅有十一二歲。他擔心一旦說破,賴文俊可能不愿讓祖父葬在那里。何況做父親的也不忍心讓兒子幼年喪父。此時的賴布衣只能帶著疑惑點頭同意,但內心仍不相信風水的奧秘。
時間飛逝,五年轉瞬即到,賴布衣已經十七歲了。他在一次鄉試中,竟然考中舉人。賴澄山暗自欣喜,心想此時可放心下葬了。因為兒子已經能夠自立,無須擔憂了。

且三年之后便是秋闈試期,今年下葬恰好符合“斑鳩落田陽”的吉穴應發之期。
于是,他選擇良辰吉日,招集家人與賴布衣,將父親的骨骸取出,備齊香燭紙帛,與眾仆人一同前往樂昌。抵達樂昌后,賴澄山便指點眾人登山。走到結穴的地方,調整了子午線,準備將棺槨葬下。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正當下葬時,一個仆人突然內急,去了后山地方方便。至賴澄山發現為時已晚,只能嘆息:“天意啊!真是天意!”真是“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
原來所選的穴位正好在斑鳩的頸部,需待斑鳩睡覺時才能下葬。誰料到仆人在后山地方方便,無異于驚醒了斑鳩。而尿為污穢之物,一經噴射,斑鳩即刻醒來,隨既沖天高飛。令人稱奇的是,在仆人方便之后,全山震動,飛沙走石,下了一個時辰的風雨。賴澄山急忙命眾人收拾物件,匆忙下山返回江西老家。

回到家中,賴布衣見父親整日愁眉不展,便詢問原因。賴澄山嘆息道:“鳳崗,這次點葬斑鳩落田陽,原本可以成功,卻沒想到下葬之時因仆人方便而將斑鳩驚醒。此山失去了不少靈氣,原本此山葬后三年可出一狀元、太師,現經此一變,靈氣損半,狀元已不復存在,連太師也難以出現了。我看這山,將來頂多出一個大師了。”

賴布衣聞言問到:“難道沒有補救的辦法了嗎?”父親嘆息道:“無法補救了,你已失去了狀元之望,只能成為一個天下知名的大師了。雖然葬時失靈,但此山很好,仍可以出一個名人。將來你的名聲也可如狀元、太師一樣傳遍天下,只是不能大富大貴而已。況且我不久于人世,依我想來,你不妨從今日起,努力研究堪輿之術,日后成為天下知名之師,那我的心也可告慰了。”

先天八卦圖
賴布衣聽到父親這番話后感到十分納悶。之前父親常常囑咐他要努力學習即可,對堪輿之術不必染指。而如今他已中舉人,眼見前程似錦,金榜題名指日可待,不料因一次偶然的殯葬,父親要他學習風水術,還說將來必無功名。賴布衣表面答應,心中卻不以為然。

此后,賴澄山將畢生所學盡傳于兒子,賴布衣亦覺此術或可助前程,故未有異議。就這樣,賴布衣精心學起了堪輿地理之術。

三載后,賴布衣赴京應試,果如父所言,名落孫山。于是賴布衣便游歷名山大川,潛心研究尋龍覓穴之法,終成一代名師,名揚天下。#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