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天泰卦——六十四卦詳解

泰卦卦象
地天泰卦,地在上,天在下,地道下行,天道上升,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整個泰卦,圍繞著“小往大來”論述。

泰卦卦爻辭
小往大來,吉,亨。
泰卦,小的前往,大的來臨,吉祥而通達。
乾道上升,坤道下行,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彖傳》說:泰卦,小的前往,大的來到,吉祥通達。天地二氣互相交流,使得萬物通順暢達;上位者與下位者彼此來往,使得心意相通。陽剛居內而陰柔處外,內在剛健而外在柔順,晉用君子而疏遠小人。君子的作風在成長,小人的作風在消退。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象傳》說:天地二氣互相交流,這就是泰卦。君王由此領悟,要根據天地運行的法則來設計制度,配合天地運行的條件來助成收益,借此引導百姓。

陰陽交泰
初九:拔茅茹,以其匯,征吉。《象》日:拔茹征吉,志在外也。
整理好蓑衣上的茅草,讓雨水匯集流通,向前推進而吉祥。《象傳》說:整理好蓑衣上的茅草,向前推進而吉祥,是因為心意是要向外發展。
想要向外發展,但條件并不理想,只能帶茅草出征,但初九與六四相應,“志在外”也,初九與六四的志向不謀而合,所以出征吉祥。
所以,初九是把握合適時機(人和),內外的志向是一樣的,實現小往大來。
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象》日: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包容廣闊,徒步穿越河流,不因遙遠而有所遺漏。朋黨消亡,守中而行受到推崇。《象傳》說:包容廣闊,守中而受到推崇,是因為光明遠大。
包荒:包容廣闊;用憑河:勇敢果決;不遐遺:謹小慎微有智慧;朋亡:不結黨營私。所以九二展現了仁、勇、智、公的美德,自然大受推崇,很多政治人物都用這幾句話作為座右銘。所以九二是用“中行”踐行自我志向,實現大眾推崇,最終小往大來。
九三: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日:無往不復,天地際也。
沒有平坦而不傾斜的,沒有只前往而不返回的,艱苦堅持就無所怪罪,不用擔憂他們的信任,給予食物就有福氣。《象傳》說:沒有只前往而不返回的,是因為它處在天地交接之處。
“無往不復”是說不穩定的情況,因為九三爻處于上下天地交匯的地方,本身就是不穩定的。就好比交朋友一樣,志同道合,就算偶爾的關系不穩定,好好對他就行了。所以九三爻這里強調,不管什么情況,堅持志同,保持信任。

三陽開泰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象》日: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勤勞但不富裕,是因為受到了鄰居的牽連,不戒備是因為誠信。《象傳》說:勤勞但不富裕,全都是虛假的,但內心始終堅持相信。
這里的“其鄰”,指的是九三爻,乾道上行,使六四爻受到了牽連,但六四爻始終相信他們的志向是一樣的,就算自己受到牽連,也毫不懷疑,充分體現“上下交而其志同”。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象》日: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帝乙嫁來妹妹,最為吉祥。《象傳》說:以此得福最為吉祥,居中而實現自己的愿望。
帝乙是商紂王的父親,他把妹妹嫁給周的王季(季歷),生下周文王。帝乙把女兒嫁給了周國,周國發展起來,周是商的屬國,周發展起來,用聯姻的方式,壯大了整個商的統治,也是小往大來。
商最終亡于周,但商的滅亡不在于周的強大,而在于商紂王的暴虐。帝乙時期,君臣上下同心,造就商的鼎盛。而商紂王暴虐,導致舉國人心背離,才導致商的覆滅。這里要分清。
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象》日: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城墻倒塌在壕溝里,不要出動軍隊。從鄉邑傳來命令,正固將有困難。《象傳》說:城墻倒塌在壕溝里,因為命令已經亂了。
城墻被推到,又回到了壕溝里,上六即將退位,大勢所趨,沒有必要用兵,新局面即將開始。不需要用兵就能取得勝利,大勢所趨,也是小往大來。
我們常說“否極泰來”,而《易經》的順序是“泰極否來”,在經歷了六五的元吉,最終物極必反。這里泰極否來的原因也說了,”其命亂也“,命令亂了,就是其志不再相同。
正所謂,處上而禮下,天地交而萬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進而天下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