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書》五大理論深度解析:中國古代環(huán)境科學的智慧結晶
184 2025-09-18
人活著,一件事接一件事,沒完沒了。
關鍵是,你還無法躲過去,不面對就會導致小事變大事。
因而,學會處事的方式,真的很重要。
真正厲害的人,總能清醒地解決事情,在辦事效率上下功夫。
01
破事,壓住火。
看過一個寓言故事。
一只駱駝,孤零零地走在沙漠里,太陽火辣辣的。
一塊碎石,刺傷了駱駝的腳。
駱駝很生氣,使勁踢打碎石。本想發(fā)泄情緒,卻導致腳繼續(xù)被刺,血流不止。
駱駝一瘸一拐地走,血流了一地,終于熬不住,倒下去。
事情已經(jīng)夠糟糕了,但你還要生氣,這不是“火上澆油”?
破事,本來就是把某樣東西,撕裂了一個口子。你若是生氣,大概率會把口子撕裂得更大,直到無法彌補。
生氣只會讓事情糟糕,也根本無法解決事情,那么我們就要學會壓住火氣,開啟修復“口子”的模式。
唐代宰相李日知,交代一位下屬,承擔重要任務。
下屬卻把任務忘記了。
李日知讓人把下屬捆起來,扒掉衣服,準備抽打一頓。
正要打的時候,他轉念一想,就停下來,說:“我本來要打你一頓,但又怕別人因此瞧不起你,嫌棄你,那樣你的妻兒也會不尊重你了,還是算了吧。”
一番話,讓下屬感激涕零,從此痛改前非。
可以說,這次的教育,讓下屬一輩子都記得,也起到了作用。
把火氣壓下去,馬上會發(fā)現(xiàn)事情的發(fā)展趨勢,從而避免了下一步的惡果。
就如莎士比亞所說的:“誰能夠在驚愕之中保持冷靜,在盛怒之下保持穩(wěn)定,在激憤之間保持清醒,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生活已經(jīng)夠亂了,沒有必要繼續(xù)給自己添亂。也沒有必要給別人添亂。別人不好過,反過來就會傷害到你,為難你。
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了,最需要的是面對、處理,而不是生氣。破了的衣服,縫縫補補,還能穿,事情也是如此。
02
大事,沉住氣。
清代名臣翁同龢曾寫過一副對聯(lián):“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
在古代,最大的事情,莫過于“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翁同龢讀書多年,在咸豐六年時,過了進士科,進入了殿試環(huán)節(jié)。也就是,讓皇帝來點狀元。
和他一起進入殿試的,有才高八斗的孫毓汶。
孫家為了讓孫毓汶做狀元,就想到了一個怪招——徹夜在翁家的周圍放鞭炮,讓翁同龢無法入睡,也就無法好好回答皇帝的問題了。
果然,翁同龢失眠了,第二天頭腦發(fā)脹。
不過他沒有慌亂,拿起家里的兩枝人參,泡水服用,很快就精神煥發(fā),順利回答了皇帝的問題,中了狀元。
后來,大家給翁同龢點贊,這是“人參狀元”。
翁同龢與夫人湯松,門當戶對,也非常恩愛。
夫妻都喜歡寫詩文,令人羨慕不已。
可惜的是,夫人早亡,翁同龢悲痛地寫下:“玉碎香銷千古恨,想淚痕暗與苔花并,曾照見,夜妝靚。”
后來,翁同龢納妾一人,但是從來沒有娶妻。
通常,一件大事,能夠延續(xù)很長時間,甚至是影響自己的一輩子。你最好是沉住氣,從長計議。
讀書,是十年磨一劍,不是你一兩年就能達到學富五車的地步。
謀業(yè),是走一步看十步,不是當下賺幾個錢,吃幾頓飯。
戀愛,是為了一輩子有一個愛人,陪著自己走到生命的終點。
登臺,是臺下三年功,臺上一分鐘,不苦苦熬三年,沒有結果。
育兒,是給兒女一輩子的幸福,不是給幾個錢,買房買車就行了。
交友,是長期保持互通有無,互幫互助,不要被一時半會的利益困擾。
一件事的影響力越大,那么影響的時間越長,你越要沉住氣,慢慢來,每一個拐點,都能夠從容,準備充分。
03
急事,穩(wěn)住局。
春秋時,宋國的將軍華元,帶著將士出征,抵擋鄭軍。
在犒勞士兵的時候,一個馬夫沒有喝到羊湯,就懷恨在心。
兩軍對壘,馬夫趕著馬車,直接讓華元陷入鄭軍,被活捉了。
事情發(fā)生很突然,但是華元并沒有慌亂,而是有理有據(jù)地說服鄭國人,保全生命,留住外交的籌碼。
果然,宋國送來很多的物質,把華元贖回去了。
那個馬夫,聽說華元回來了,只能逃之夭夭。
俗話說:“智者謀局,庸者謀事。”
庸俗的人,喜歡就事論事,被當下困擾,而智慧的人,總能看到大局。
把一個人的事情,放到社會大局去思考,能夠發(fā)現(xiàn)事情發(fā)展的趨勢,從而事情就好辦了,未來就能夠把控了。
一件事、一件事,就促成了局面。我們要學會連環(huán)思維,不要片面。
混亂的局面里,有人煽風點火,有人喝倒彩,有人放冷箭,還有人逃之夭夭。你若是跟著大家,那你就被困了。學會統(tǒng)領全局,立馬就不一樣了。
04
在經(jīng)濟學上,有一個“鱷魚效應”。
鱷魚咬住一個人的腿,若用手去擊打,鱷魚就會咬住手腳。最好的脫困方法,就是丟掉腿,保住生命。
也就是說,做人要及時止損,避免連環(huán)的禍害。
哪有什么無法破解的事情,不過是“水來土掩,兵來將擋”而已。
風起云涌之中,那個內心沉穩(wěn)的人,才是最適合的舵手。
一路走來,學會為自己掌舵,人生無風無雨。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