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也能看懂的陽宅風水,照著做準沒錯家庭越來越旺!
75 2025-09-21
定東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是清文宗孝貞顯皇后(慈安)和孝欽顯皇后(慈禧)的陵寢。位于咸豐帝定陵的東側,因此得名定東陵。慈安之陵位于普祥峪,慈禧之陵位于菩陀峪,為示區別,慈安陵又稱普祥峪定東陵,慈禧陵又稱菩陀峪定東陵。
后陵為何會是雙陵建制?清廷按照規制,決定在定陵附近選址為兩位皇太后建造一座皇后陵墓。慈禧很生氣:“哪個陵里葬兩個太后,連妃園寢的妃子還都各自為券?”承修大臣們只好提出,仿照雙妃園寢的樣式,在陵的后院東西并排各建寶城、寶頂、地宮。慈禧再次打破陵制,非要一人建一陵,于是出現了兩座規制相同的皇后陵寢。
清廷規定,后先亡于帝,可葬入帝的墓中,待帝入葬后才封閉地宮。若帝先亡,則帝入葬地宮后封閉石門,后則另建陵寢。咸豐死后,慈安、慈禧被尊為皇太后,按慣例應為她們建造陵寢,但咸豐死時定陵還未完工,只能停靈待葬。同治5年,咸豐入葬后,清廷才開始為兩宮太后選擇墓地。
在建造中大量仿照和吸收其它帝陵的規制,建造了隆恩殿、陵寢門、地宮、神道、碑亭。定東陵于同治十二年同時動工,兩座陵規制相同,用料相同,是清代皇后陵中規制最高的。
同治五年九月二十八日,參與定東陵的風水相度官員,內務府員外郎寬惠、松瑞,禮部主事張元益,刑部主事高士龍等風水官同時呈遞風水說貼《呈員外郎寬惠等查看定陵附近菩陀山等處地勢風水清單》,描述平頂山地形:
又謹看得定陵一脈普陀山迤西平頂山,山勢秀麗,由菩陀山分支,過峽頓起土星平頂,開面落脈,結咽束氣,曲折而下,結成窩穴。左右護砂回環,界水分明,堂局整齊,唇氈平坦,內水宜出丁未方,立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前面平安嶺為天財案,案外金水大山為芙蓉賬,上吉之地。
普陀山系和平頂山系,都是由昌瑞山來龍,右側大帳腳下分支結穴。昌瑞山為長白山、太行山、燕山三大干龍的結穴之處,含華毓秀,鳳翥龍蟠,集天下靈氣于這里,正可謂地臻全美,景物天成。昌瑞山大開帳幕,龍從左邊過來,在平頂山和普陀山腳下,側面落脈,抽短枝,結皇后陵。
慈安陵(普祥峪定東陵),平頂山下脈結穴:平頂山側面開面落脈,氣脈曲折而下,束咽過峽,腳下開面,微開窩魘,結普祥峪慈安陵。慈安陵為窩穴。慈安定東陵,長乳開窩結穴,左右護砂抱穴,界水分明,局勢寬平緊湊。
慈禧陵(菩陀峪定東陵):普陀山下脈結穴。慈禧陵,為突穴。
菩陀山坐金星,平頂山坐土星,前有平安嶺作朝,左右護砂互相環抱,兩穴內堂水均出丁未方,與神道水會合,外堂水均出巽方,且與定陵壬丙山向系屬一脈。
普祥峪慈安陵,后坐父母山,為平頂山,為土星。菩陀峪慈禧陵,后坐父母山,為大金星。
?
定東陵的布局設計也遵循了古代建筑的風水原則,旨在通過建筑的方位、朝向、內部空間的布局等來達到與自然界的能量(“氣”)相協調,以期達到吉祥、和諧的目的。這種布局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富含深意,體現了中國古代建筑的美學和哲學思想。
慈安太后的陵墓位于河北省遵化市昌瑞山南麓偏西,與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東陵并排,規制相同,中間有大的界水溝,將慈禧和慈安的兩個后陵分開,兩水交匯之后,左水倒右,內水宜出丁未方,立壬山丙向兼子午分金。
由此可見,明清皇陵卜選的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大龍大脈,大斷過峽,束咽起頂,開面結皇陵。小龍小脈,微微起頂,開滿結后陵、妃陵。
定東陵作為清朝重要的皇后陵寢,其建筑風格和內部裝飾都充滿了豐富的文化象征意義,傳遞了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雙陵的建制本來一樣,但在慈安入葬后,慈禧陵又經歷了大修和重建,華麗至極,力壓生前斗爭了一生的慈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