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縱橫談丨跨越山海的中國貢獻——“兩山”理念啟迪全球生態文明建設
198 2025-09-21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二十四個字的口訣,是古人對八卦基本卦象最凝練的概括。它以極簡的形象描述,將天地雷山、水火澤風八種自然元素的特質,濃縮在由陰爻(- -)和陽爻(—)構成的符號里。每一句口訣背后,都藏著古人對自然規律的觀察,對萬物屬性的歸納,更暗含著對人與世界關系的思考。
乾三連:剛健之象,萬物之始
“乾三連”說的是乾卦的卦象——三根連續不斷的陽爻(— — —)。陽爻象征著剛健、主動、陽性的力量,而“三連”則意味著這種力量純粹、完整、毫無間斷。
在自然中,乾對應“天”。天覆蓋萬物,運行不息,不依賴任何他物而存在,恰如乾卦純粹的陽能。在人事中,乾代表著剛健進取的精神,比如君子的“自強不息”——就像三根陽爻始終向上延續,人也當以持續的努力突破局限。它的象意里沒有陰柔的妥協,只有純粹的開創與主導,是萬物生發的源頭,也是力量與權威的象征。
坤六斷:柔順之象,承載之道
與乾卦相對,“坤六斷”描述的是坤卦——六段斷開的陰爻(- - - - - -)。陰爻(- -)本就象征柔順、被動、陰性的特質,“六斷”則將這種特質拆解為三段獨立的陰爻,暗合“厚德載物”的包容與承載。
坤對應“地”。大地不像天那樣高高在上,而是平鋪于下,默默承載萬物生長:草木在其上扎根,江河在其上游淌,人類在其上繁衍生息。它沒有乾卦的主動開創,卻以“柔順”成其大——就像斷開的陰爻不與陽爻爭鋒,反而能接納陽的力量,讓萬物在“剛柔相濟”中生長。在人事中,坤代表著包容、謙遜與協作,是對乾卦力量的補充,也是萬物得以延續的基礎。
震仰盂:動起之象,雷驚萬物
“震仰盂”的“盂”是古代的盛器,“仰盂”便是開口向上的盂——震卦的卦象(- - —)恰是如此:上下為陰爻,中間為陽爻,像一只倒扣后又翻正、開口朝上的容器,透著“動”的張力。
震對應“雷”。春雷乍響時,沉睡的萬物被驚醒:土壤里的種子破土,冬眠的動物蘇醒,天地間的生機因“震”而啟動。震卦的“動”不是狂亂的躁動,而是“從下而上”的生發——中間的陽爻像地底積蓄的力量,沖破上下陰爻的束縛,最終讓“動”顯現在表面。在人事中,震象征著“驚醒”與“行動”:可能是一次意外帶來的警醒,也可能是內心的動力推動人擺脫停滯,就像雷聲提醒萬物“該動了”,它也提醒人莫要沉溺安逸,要在變化中抓住生機。
艮覆碗:止定之象,山立萬仞
“艮覆碗”與“震仰盂”恰好相反——“覆碗”是倒扣的碗,艮卦的卦象(— - -)也如此:上下為陽爻,中間為陰爻,像一只倒扣的碗,穩穩地扣在那里,透著“止”的沉穩。
艮對應“山”。山是靜止的象征:它矗立千百年,任風吹雨打也難移分毫,卻正因“止”而成其高。艮卦的“止”不是消極的停滯,而是“知止而后有定”的智慧——中間的陰爻像山內部的緩沖,讓上下陽爻的“剛”有了收斂的余地,既不盲目前行,也不隨意動搖。在人事中,艮代表著克制與堅守:知道何時該停下腳步反思,何時該堅守原則不妥協,就像山守住自己的位置,人也能在“止”中找到安穩與方向。
離中虛:光明之象,火照四方
“離中虛”說的是離卦的核心特點——中間是虛的。離卦的卦象(- - — - -)是上下陽爻、中間陰爻,陽爻在外像火焰的外殼,中間的陰爻則像火焰中心的虛空,看似“虛”,卻正是光明的來源。
離對應“火”。火焰燃燒時,外層的火苗明亮耀眼,中心卻并無實體,反是虛空——可正是這“虛”,讓火能持續燃燒,照亮周圍。離卦的“虛”不是空洞,而是“虛而有物”:它不執著于“實”的形態,反而能以開放的姿態傳遞光明。在人事中,離象征著文明與智慧:就像火能驅散黑暗,智慧也能破除愚昧;中間的“虛”也暗合“虛心”——唯有不固執己見,才能像火一樣,讓光明持續傳遞。
坎中滿:險陷之象,水潤萬物
“坎中滿”與“離中虛”相對——坎卦的中間是“滿”的。它的卦象(— - - —)是上下陰爻、中間陽爻,中間的陽爻像藏在水中的內核,看似“滿”,卻裹在陰爻的“險”里。
坎對應“水”。水看似柔軟,卻常藏險陷:江河有深淺,深淵有暗流,就像坎卦上下的陰爻,總帶著“險”的特質。但水的“滿”——中間的陽爻,是它的生機所在:哪怕身處險地,水也能順勢流動,滋養萬物;哪怕遇山阻隔,也能繞路前行,終達江海。在人事中,坎象征著困境與堅韌:它提醒人“險”是常態,但只要守住中間的“陽”——內心的堅定,就能像水一樣,在險中求進,在困中尋路。
兌上缺:愉悅之象,澤潤群生
“兌上缺”說的是兌卦的上爻是“缺”的。它的卦象(— - -)是下為陽爻、上為陰爻(嚴格說,是“— - -”中,上爻為陰爻,呈“缺口”狀),像一個頂部有缺口的容器,透著“開放”與“愉悅”的氣息。
兌對應“澤”——比如沼澤、湖泊。澤不像江河那樣奔騰,而是平靜地匯聚水流,頂部的“缺口”恰如澤的邊緣,不封閉、不阻隔,讓鳥獸能來飲水,草木能在周圍生長,萬物因澤而愉悅。兌卦的“缺”不是殘缺,而是“開放”:上爻的陰爻不固守,反而給陽爻的力量留了出口,就像澤以開放的姿態接納萬物,帶來和諧與歡喜。在人事中,兌象征著溝通與親和:就像澤不拒絕萬物,人若能以開放的心態待人,愿意傾聽與分享,自然能收獲愉悅與融洽。
巽下斷:入透之象,風遍九州
“巽下斷”的“下斷”,指巽卦的下爻是斷開的陰爻。它的卦象(- - — —)是下為陰爻、上為陽爻,底下的陰爻像風的“入口”,讓力量能順勢“潛入”,無孔不入。
巽對應“風”。風的特點是“入”——它沒有固定形態,卻能穿透縫隙:門縫里、窗欞間、草叢中,只要有一點空間,風就能鉆進去,傳遍每個角落。巽卦下爻的“斷”,恰是風“入”的通道:陰爻的“柔”讓它不硬碰硬,反而能順著縫隙潛入,再以上方的陽爻擴散開來。在人事中,巽象征著靈活與滲透:它不是靠力量強行推進,而是像風一樣,以柔和的方式影響他人,以靈活的思路解決問題——就像風無形卻能遍吹九州,柔緩的力量,有時比剛硬更有穿透力。
這八句口訣,看似是對卦象的簡單描述,實則是古人“觀物取象”的智慧結晶:從天地的剛柔,到雷山的動靜;從水火的虛實,到澤風的悅入——每一個卦象都是自然的縮影,每一句口訣都藏著萬物的規律。它們不是孤立的符號,而是相互聯系的整體:乾與坤定天地之基,震與艮論動靜之理,離與坎說虛實之道,兌與巽講悅入之妙。讀懂了這二十四個字,便讀懂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對萬物的洞察,更讀懂了“人與天地相參”的生存智慧——原來最復雜的規律,早已藏在最樸素的象與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