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風水四禁忌,讓生活更順遂(值得收藏)
160 2025-09-21
文|小彭的燦爛筆記
編輯|小彭的燦爛筆記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經常會有很多的講究和說法,比如“四時不開窗,家人少病殃”,再比如“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
有的是確實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有的就是從之前一直傳下來說法,老一輩因為一些寓意恪守的,比如別人送的舊東西有些是不能收的,鏡子是不能對著床的等等一些說法。
還有就是有些東西不能在家里放,房間的朝向也都代表著一定的意義,非常重要等等,而在這些自成的習俗之中,有一個說法就是,無論在搬家還是在收拾家的過程中,有幾樣東西是萬萬不能扔的。
因為有的是扔了寓意不好,把福氣都“扔”出去了,有的是扔了就相當于把白花花的錢扔掉了。
而扔掉它就代表直接把錢丟掉的東西有四樣,你知道都有哪四樣嗎?它們又為什么有著這樣的寓意?
有搬過家的人大概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搬家三不扔,扔了福氣散。
現在臨近年末,即將迎來春節,或許有些人也開始有收拾整理家的準備了,其實搬家和收拾家都有這樣的說法。
我們在收拾家的時候,也會把一些用不到的舊東西都整理整理扔掉,可以說時代在更迭變化的時候,我們家里的陳設也在更迭變化。
這個做法是完全沒有問題的,但是扔舊物的時候,有些從老祖宗那里流傳下來的說法還是要參考的,有些舊東西保留好就相當于保住了我們福氣。
第一個就是我們吃飯時用的飯碗,在老一輩的說法里,飯碗就相當于工具,我們現在也有這樣的一個說法,比如“鐵飯碗”等等。
所以如果在搬家的時候扔掉飯碗,那可能自己工作就會面臨不順,當然這只是一個說法,不過為了討一個彩頭,心安,把飯碗帶走還是最好的。
第二個就是書,我們一直都有著“讀書改變命運”的說法,在上一輩的眼里,書就象征著好生活,書在,那生活就能越來越好。
第三個就是一些老物件,在歷史的長河之中,有些物件由于其歷久彌新的價值,所以即便是舊時代的產物,也依舊廣受歡迎。
而有些是因為帶著時代的印記,所以時間越久就越有收藏價值,有的時候即便它銹跡斑斑、破破爛爛,依舊有著我們想不到的價值。
連環畫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或許有些人也有著在書店前捧著小人書從早上讀到晚上,最后被大人揪著耳朵回家的經歷和記憶。
在連環畫剛出來的時候,可以說是受到人們的廣泛歡迎,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捧著讀的廢寢忘食。
后來隨著時代的發展,連環畫的風光就經歷了一段暗淡的時期,大家都以為它會逐漸走向末路,直到消失。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曾經的大眾讀物到現在已經成為了具有極高價值的收藏品。
在2004年北京的一場拍賣會上,戴敦邦16幅彩繪《逼上梁山》連環畫原稿就以22萬元的價格成交了。
當初幾毛錢一本的連環畫,現如今已經成了我們遙不可及的收藏品,
連環畫拍賣市場是在1998年被拉開的,當時上海舉辦了第一屆全國連環畫精品拍賣會,然后全國各地都開始了連環畫的拍賣,綿延到現在。
2003年的一場拍賣會上,拍賣了一本1955版的《黃巾起義》的連環畫,拍賣的底價是400元,最后在一眾人的競爭之中,這本連環畫最終以4500元的價格成交,翻了10倍。
而在2006年的時候,沈堯伊所繪制的《地球上的紅飄帶》的手稿,在北京的拍賣場上以1450萬元的價格成交。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連環畫都值錢,一般那些有價值的都是比較稀有的,像早期的一些作品, 因為時間太早,所以很多都消失了,所以剩下的寥寥就很珍貴。
作者也很重要,收藏品當然似乎要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那些有著高深造詣的畫家的作品顯然更受歡迎。
其內容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收藏的價值,有些內容沒有形式的約束,可以反復印制,那價值和升值的潛力就小一些,48開以上版本的連環畫,發行量一般都比較小,所以就很珍稀很有價值。
成套的連環畫相對于缺了幾本的,顯然價值就會更大一些,特別是連環畫原稿,因為其唯一性,所以其價格幾乎會無止境地漲,不過任何事情還是過猶不及。
如果你家里有舊版的連環畫的話,可以拿出來看看。
在現在互聯網便捷而且遍布的時代,電子支付已經成為大家日常的一部分,很少有人再帶現金出去,存錢罐應該也都成了裝飾物。
大家家里應該也會有存錢罐,里面可能塞滿了硬幣,如果從很早之前就開始塞的話,那一元、五角、一角的估計都有。
對于一些80、90年代的人來說,家長在我們小的時候給一元硬幣當零花錢,那可就是大錢,但現在掉地上都沒人撿。
但其實,有的一元硬幣大的價值遠遠超出你的預期,比如現在的精制牡丹幣,因為發行數量少,現在的市場價格已經達到了1萬元以上。
不過這種有收藏價值的硬幣,一般都要看版本、稀有程度,以及保存狀態。
普遍有收藏價值的就是198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中的一枚硬幣,這個硬幣背面圖案為萬里長城和面值,材質是銅鎳合金。
第二種就是1991年發行的第四套,材質是鋼芯鍍鎳,背面是牡丹花,正面是國徽和國名。
第三種就是2000年發行的第五套中的一元硬幣,背面是菊花和面值,還有一些特殊的紀念版硬幣等等。
如果你的家里有這些特殊的硬幣的話,就可以考慮加入收藏品之中,不過硬幣的價值跟市場需求也是有關系的。
糧票對于老一輩人應該也都不陌生,一些年輕人應該也看到過家里人收藏的糧票,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時候,大家都是拿糧票換糧食。
可以說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典型代表物件,有著非常特殊的歷史意義,所以經過時間的沉淀,這一物件也開始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根據設計時期的不同,糧票也都有不同的價值,一套糧票包括1960到1962年之間的,總共是六枚。
面額分別是1兩、2兩、半斤、1斤、3斤、5斤,全套的糧票一套品質較好的,其價值差不多在3萬元到8萬元之間。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糧票價格都這么高,在今年4月份的一場網拍之中,有一套河南省的流動糧票,總共7枚,就拍了842.4元。
第一批發行的糧票普遍價值都很高,小眾的和撤銷了的糧票次之,還有一種價值較高的是沒有投放的糧票。
就是印制好了,但因為一些原因,沒有流通,大家可以找找家里有沒有這種糧票,一定要保存好。
最后一個就是一角的紙幣,不知道大家對一毛錢的紙幣還有沒有印象,一些老舊的一毛紙幣是非常值錢的。
紙幣上會有編號,編號前面的是冠字,代表著紙幣所屬的生產批次,前面是羅馬數字開頭的就是非常稀有,非常有收藏價值的。
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就有一張第三套人民幣1962年分帶大黑星的背水一角的紙幣,以178萬的價格成交,創了歷史新高。
這種價值高主要就是因為,這種背綠水印一角從發行到回收,只有14個月,是第三套人民幣中發行量最少、時間最短、存世量最少的一角紙幣。
不過由于價值高,贗品也有很多,所以如果你的家里有的話,可以先鑒定一下。
那有些東西不能扔,自然就有一些東西需要扔,在中國人過去的習俗里,也有四樣東西,是不管家里多拮據,都不能存在的。
第一種就是發了霉的砧板和筷子,有的人會覺得洗洗還能用,但其實不然,這種跟飲食聯系起來的,都不能馬虎。
發霉的砧板和筷子中都有滋生著很多細菌,對人體健康有著很大的威脅,所以如果你的家里有的話,就一定要果斷扔掉,然后換成新的。
第二個就是碎盤子等瓷器,有的稍微貴重一些,就舍不得扔,特別是時間長的,就更舍不得了,但其實修復也很難修復了,留下還會有安全隱患,所以還是及時清理掉比較好。
第三種就是破舊的鞋子和衣服,不管是舊衣服還是舊鞋子放久了不穿的話,都會滋生細菌,送人的話也沒辦法做到徹底的清潔,特別是鞋子,所以最好還是扔掉。
最后一個就是過期的藥物,在疫情過去之后,應該每家每戶都養成了囤藥和囤口罩的習慣。
這個時侯就要注意之前沒吃完的藥有沒有過期的,現在流感多發期,有的人在吃藥的時候會無意識不看日期,之前的藥跟新買的混一起,容易分不清。
過期的藥吃了對身體有很大的危害,所以一定要注意,是時候整理一下自己的藥箱了。
盜墓界有個“不成文規定”:金銀珠寶都能盜,只有一樣東西不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