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大家:臥室床,不要朝著這3面墻擺放,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172 2025-09-22
中國錢姓源流——以吳越王錢镠支脈為中心
本文作者 倪方六
2019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今浙江杭州臨安錦城鎮太廟山南麓的錢王陵被盜(有關錢王陵被盜經過,詳見之前文章《錢镠墓怎么被盜的?封土上打洞直達墓室,傳盜出文物打包價要6億》),一年后事發。
2022年年初,這起震驚全國的特大盜墓案件已判決,二盜墓者被判無期。
錢王陵園
案子結了,但很多疑問并沒有消失,甚至疑問更多,而對錢王陵主人錢镠的家世,不少網友也很想知道。
這篇“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就來說說中國“錢”姓的由來,扒扒錢姓的源流,了解一下錢镠發達與陽宅風水的傳說。
錢镠,字“具(巨)美”,小字“婆留”,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第一代國王,這個不用多說。
追蹤吳越王錢氏源流,其原始起源地在今江蘇徐州境內,可以說屬于“蘇北移民”。
具體是一個叫“下邳”的地方,為古下邳國所在地(這幾年已考古發現了下邳國都城遺址)。下邳國廢后改置下邳郡,南北朝時改為“邳州”。但下邳并非今邳州市,現在此地叫“古邳鎮”,為睢寧縣所轄。
古下邳地圖
按人口數量排序,現在“錢”姓為中國第96姓,非《百家姓》的天下第二姓人?,F有人口約220萬,約占全國人口的0.18%。但超過一半的姓錢的人(約52%)生活在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其中江蘇最多,約占全國錢姓人口的24%。廣東、上海、云南三省姓錢的也比較多,約占20%。
從錢姓分布來看,其源出江蘇是有道理的。
但是,這些姓錢的并非出自一脈。據新版中國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姓錢的人有近20個來源,漢、回、蒙古、滿、苗等18個民族都有姓錢的。
但最大一脈是漢姓錢,其他都通過轉姓、賜姓等方式取得。
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他姓氏中,如倪姓、朱姓、邵姓、周姓等姓氏中也有姓錢出繼的,這些人實際姓錢。如常州境內有一個倪家灣,就是姓錢出繼的。
漢姓錢也極為復雜,可以查出堂號的至少有81支,有彭城郡、東海部,下邳那、吳興郡4個地望。雖然有不同的堂號和地望,但這些漢姓錢公認其始祖為大彭,根在下邳。
徐州彭祖塑像
大彭,即古代著名的長壽之星彭祖。
也就是說,姓錢的是從姓彭的姓氏中析出。因為這個,錢姓與彭姓視為一家人,至今講究的人家“有難相幫”,但“互不通婚”。
傳彭祖為“五帝”之一顓頊帝的玄孫,顓頊帝則是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之子。其封地在今徐州(也不同說法),徐州古稱“彭城”即由此而來。
依據晉人干寶《搜神記》所載,彭祖并非傳說中的虛幻人物,乃三代時殷朝大夫,名叫彭鏗,他一生經歷夏商周三代,故自號“七百歲”,實際活了767歲。
這些說法和記載,考究起來是互相矛盾的,姑且信之吧。
那么,彭姓怎么又改成了錢姓?這說來話長了。
瑞頊帝畫像
彭祖長壽,老婆死了一個又一個,先后娶過49個妻子(即所謂“喪四十九妻”),因此子女眾多,據傳共有54個兒子。其中第二十八子彭孚,在三代周朝奠基人姬昌(周文王)手下當官,掌“泉府”(此機構在現代兼有商業部和銀行的雙重職能,負責收購市上滯銷物資及借貸收息等業務)。
于是彭孚以官為氏,從彭姓中析出一支,為泉氏。
如此說來,彭孚這支錢姓最早應該姓“泉”,而非“錢”。之所以轉為“錢”姓,是因為過去“錢”與“泉”二字互通。泉府其實就是錢府,為什么會將“錢”說成“泉”?古人是希望錢財像井泉一樣,源源不斷。
另有一種說法,錢姓本源于彭祖的名字。
錢姓自認為黃帝后裔,在黃帝后,二世昌意、三世高陽、四世伯稱、五世老童、六世重黎、七世吳回、八世陸終。
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子嬇為妻。
嬇懷孕3年才臨盆,六月初六那天,剖腹產連誕六子,分別是叫樊、惠連、篯、求言(永言、來言)、晏安、季連。
其中的“篯”[jiǎn],就是彭祖,故有的古書中把彭祖之名彭鏗寫成篯鏗。
彭祖二十八子孚為官時,為標記己之血脈與其他兄弟子孫的區別,便將父親名字中的“篯”字去“竹”頭為“錢”,作為本支脈的姓,遂有“錢”姓。如此,錢姓并非“以官為氏”。
姓錢最早見于史書的名人,是戰國時的隱士錢丹,秦有御史大夫錢產。
錢氏始祖錢孚帶你
據唐人林寶《元和姓纂》,錢丹為錢孚二十二世孫,錢產為錢丹之子,其子孫都居生活在下邳,即漢姓錢最早的望地。
錢氏最早出走下邳的一支,在西漢末年。
在錢產之后,又過了七世,到錢林這一輩時,西漢進入多事之秋。漢哀帝劉欣當皇帝時,錢林為諫議大夫。漢哀死后,專權的王莽迎立8歲的劉衎為皇帝,史稱“漢平帝”。錢林看不慣王莽專權,遂棄官隱逃,帶著一家老小南下,從下邳遷徙到烏程縣(今浙江湖州)長興平望鄉陂門里,在梓山之東落地安家。
這是浙江漢境內最早一支錢氏,吳越王錢镠即是這支后裔。
長興平望鄉處于烏程縣西部,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派弟弟夫概在今雉城東南2里處筑了狹長城墻,故晉朝時新劃縣域時定名為“長城縣”。
到錢镠稱吳越王時,長城易名“長興”,至今。
吳越王故里“婆留井”,錢镠遺跡
長興與安吉、吳興和安徽廣德、江蘇宜興相鄰,故這一帶姓錢的人很多。因為長興古屬吳興郡,“吳興郡”也成了錢姓的四大地望之一,名人也最多,錢镠即是。
吳興錢氏在六朝時大放異彩。
南朝有宋齊梁陳四朝,其中陳之高祖、開國皇帝陳霸先,就是吳興郡錢氏的外舅,其母親叫錢寶媛,為錢伯仁之女,嫁給了陳霸先的父親陳文讚。閨女婿當了皇帝,作為老岳父,已死多年的錢伯仁被追贈“臨川郡王”。
吳越王譜系中,由錢镠這代往上推至八世,為錢元修。
錢元修發達,在唐高宗李治當皇帝時,錢氏家譜所記錄的人物,也開始清楚了。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時的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朝廷向全天下征集家譜。錢元修知道后,編錄了錢氏家譜,送到京師,錢元修由此受族人追捧,聲名遠播。
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睦州女子陳碩真舉兵反,自稱文佳皇帝,朝廷詔地方兵力鎮壓。當時吳興太宗李杭延與錢元修謀議此事,錢元修主動請兵出擊。平定后,被朝廷任命為“楊威將軍”,為吳興錢氏奠定了基業和榮耀。
錢元修生二子,長子叫錢孝憬,16歲時便憑門蔭獲授“富春尉”。但錢孝憬志不在官場,雅志高尚,意在山水。
他見到臨安這個地方,“土沃而水清,石鏡居前,光分數里,苕溪處后,波漾十尋”,這是家譜上的說法,大概意思是,這里土地肥沃,山水環抱,景色秀麗,是一塊風水寶地。
臨安古圖
錢孝憬相中了當時臨安縣東南之茅山,在山的南麓陽坡平地奠宅,在此定居下來,創立家業。
錢孝憬也因此被奉為臨安錢氏的祖宗,家譜敬稱他為“茅山老祖”。
錢孝憬有7個兒子,其中長子叫錢師賓。錢師賓之子叫錢仁昉,錢仁昉之子叫錢碩亶。
錢碩亶很有見識,家譜稱其“博學多通”,精通風水,擅長相地,過去民間稱為“地理先生”。
有一天,錢碩亶爬上了家前面的石鏡山頂,極目四顧,大為驚嘆。他當場說了這樣的話——
“峰巒擁抱,所象龍虎,人杰地靈,必生豪杰,鐘其運者,其吾家子孫乎?”
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說,錢家所在這地方,有龍虎之象,主人杰地靈,將來必出有影響的大人物,即所謂“豪杰”。他覺得這個好運將降臨到錢家子孫身上。
果然未出錢碩亶生前預言,百年后出了一位王— —吳越王錢镠。
錢镠畫像
錢碩亶是錢镠的高祖,是其爺爺的爺爺,為自錢孚以泉府為氏以來的第六十七世孫。
錢碩亶之子是錢沛,為錢镠的曾祖父,是一位書法家,學王羲之書,得其真傳,臨池精思,八體超逸,真草俱成。其書法功力入木三分,連當時的皇帝唐穆宗李恒都知道其姓名,覺得他有才,下詔授宣州旌德縣令。
在顯貴之后,錢镠到處搜集錢沛的書法作品,當作傳家寶收藏。
錢碩亶之孫是錢宙,為錢镠的祖父。錢宙也是有文化的人,家譜稱”服習典訓,潛德勿耀”,這是說錢宙為人低調,不愛炫耀說大話。
錢亶之重孫是錢寬,為錢镠的父親。
錢寬應該受父親錢宙影響較深,與世無爭,“繼世雅素,安于丘園”。
家譜上記載的錢寬“避見吳越王”一事,可見一斑。
年輕時的錢镠并不是一個安分的人,“少時無賴”,曾以販鹽為盜,后應募為兵,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在鎮壓地方反亂勢力過程中,錢镠大顯身手,為地方長官和朝廷看重,漸成兩浙老大。
當時皇帝唐昭宗李曄,將八世祖錢元修始定居的茅山賜給錢镠,以示褒獎。
景福二年(公元893年),錢镠累進太府少卿,加朝散大夫檢校禮部尚書,榮耀致極。
天復二年(公元902年),唐廷封其為“越王”,兩年后改封“吳王”。
唐亡后進入五代時期,后梁太祖朱溫始封其為“吳越王”。
吳越國版圖最大時,轄杭,越、湖,蘇、秀,婺睦、衢、臺、溫、處、明、福等十三州;另又設有鎮海、鎮東、中吳、靜海、武勝、彰武等節鎮。
古臨安縣城圖
賜建錢府私家大宅,所在鄉賜名“廣義”,名其里曰“勛貴”,錢家成為臨川第一家,譽滿兩浙,名震東南。
錢镠給父母長了大臉!但錢寬未因兒子的發達,光宗耀祖,而得意忘形,不以為榮,非常冷靜,反而為兒子擔憂。
逢年過節時,錢镠大造聲勢,大張旗鼓,招搖過市,帶著豪華隊伍回老家。錢寬聞訊后馬上出走,躲避起來,不見兒子。錢镠知道內情后,便簡裝便行,夜里步行回來,不再驚擾四鄰,以免父親再躲起來。
見到父親后,便請教父親為什么要躲著他,什么意思。
錢寬說,我們家世代都是老百姓,靠種田捕魚謀生,沒有一個像你這樣發達的。但你現在樹敵太多,打打殺殺,爭權奪利,估計會惹來大禍,所以我不想見你。
錢王陵中盜出金腰帶上的玉片
錢王陵中盜出的金腰帶扣
家譜上記載的原話是這樣:“吾家世田漁為事,未曾有遺達如汝。汝今為十三州主,三面受敵,與人爭利,吾恐禍之及也,何忍見汝。”
錢寬這話有水份,錢家并非“田漁為事”,祖上也有做官的,只是到錢宙錢寬時,家境不行了。其實時處唐末亂世,社會動蕩,不要說錢家,別人家也不行的。
錢镠聽后,流行下了眼淚,當場表示一定要要記住父親的話,即家譜所謂,“不敢負大人教。”
后來,錢镠在吳越國實施一系列利民政策,休養生息,歙兵保境,國富民安。由于多年不打仗,當時吳越國耄倪不識兵革,創五代亂世奇跡,這與錢镠的家教有很大關系。
錢王陵“大墳頭”
錢寬逝于唐乾寧二年乙卯四月十八(公元895年5月20日)。錢镠找來地理先生,在衣錦鄉清風里南原找到了一塊寶地,營造墓穴。
1978年11月,錢寬墓被磚瓦廠取土工人挖了出來,距離900年下葬,已過了1078年。
有關錢寬墓地風水、下葬情況及墓的考古發現,會在另外文章中再說——關注“梧桐樹下戲鳳凰”頭條號后 ,可在第一時間看到更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