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門就是客廳沒有玄關,她家鞋柜剛裝完就受到一致好評,太好用了
看完這個案例真是拍案叫絕!
多少人和我一樣,家里一開門就是客廳餐廳,連個轉身放鞋的地兒都沒有?
以前總覺得這是戶型硬傷,每天回家鞋子堆在門口像擺地攤,親戚來了都嫌亂。

這回可算見識了什么叫“螺螄殼里做道場”——沒玄關照樣整出高顏值鞋柜!
這家的設計妙在把柜子“藏”進墻里。
通體刷成墻面同色,柜門連把手都省了,遠看就是一堵普通墻。

走近才發現暗藏玄機:上下分段設計,常用鞋放中層開放式格子里,彎腰就能拿;換季鞋子收進底部帶門柜,關上門清清爽爽。
最絕的是側面加了一排掛鉤,大衣圍巾隨手掛,連玄關凳的錢都省了!
這種設計我研究過不少案例,總結出三大絕招:靠墻定制頂天立地柜最省心,中間留空放鑰匙包包的“呼吸區”,底部懸空15厘米塞拖鞋,進門踢腳一甩,地面永遠不亂。

要是空間夠,在柜子和客廳間加道磨砂玻璃隔斷,既擋視線又透光,比砌墻高明多了。
看過有人把鞋柜和餐邊柜做成L型連體嬰,轉角卡座當換鞋凳,上面還能收納——這才叫把每寸空間榨出油!
說到風水忌諱“開門見廳”,其實柜子擺對位置就能破局。
像案例里在門側豎個柜子當屏風,回家換鞋的狼狽相不會被客廳客人瞧見。
要是門邊墻太短,試試旋轉鞋架或超薄翻斗柜,17厘米深就能塞下全家鞋子,比傳統柜子省地一半。
見過更絕的在門后裝折疊換鞋凳,用完啪地收起來,連過道都不擋。
燈光更是點睛筆!
那盞柜頂小夜燈我直接抄作業了。
柔光打在墻面上,晚上回家不摸黑開燈,暖融融的光就像有人留了盞燈等你——這哪是照明,分明是給疲憊身心裹了層毛毯。
要是層高夠,在柜子凹陷區嵌兩條燈帶,高級感立馬拉滿。
說到底啊,沒玄關的戶型就像毛坯房,全看主人會不會拾掇。
與其抱怨開發商,不如學案例里小夫妻琢磨怎么“無中生有”。
好設計不需要大刀闊斧砸墻,貼心細節才見真章。
畢竟回家第一眼順心了,日子才過得舒坦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