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景觀常用的十大景觀石種類
77 2025-09-19
在農村,院內和院外種樹有很大的差別,也有很多傳統上的講究。院內能種的樹,院外也能種,但是,院外能種的樹,院內就不一定能種了。
農村有俗語說:“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這句話里的“宅”指家里的大院,也就是圍墻以內的地盤。五樹不進宅,就是說有五種樹不能到院子里栽種。那么到底是指哪五種樹呢?農村人通常認為這五種樹為桑樹、松樹、槐樹、柏樹(或楊樹)、梨樹(或刺樹)。在庭院內種植這些樹,會給家里人帶來煩惱,甚至會人身損傷,給家庭財產帶來損失,得不償失。
在農村,古代有一句風水口訣“宅院種桑,家人遭殃”。為什么古人會有這種說法呢?
人們認為“桑”諧音為“喪”,讓人聯想到喪事,因而為農家所忌諱。事實上,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一種民間想象中的禁忌。
在我國一些農村,如湖南、湖北、江西等地,至今依然把棺材稱為“桑木”,把出殯抬棺稱為“抬桑”。也就是說,古代人主要用桑木來做棺材,因此,把棺材稱為“桑木”。湖南、湖北、江西相對其他地方而言木材資源豐富,歷史上我國四大名木楠、樟、梓、椆,這里都有出產,其他用于做棺材的柏木、杉木更加豐富。而本地不管是建房還是做棺材,素來以優質杉木為主,直到今天,一些農村依然如此。桑木在這些地方,除了產桑葉養蠶外,在用材方面沒有人能看得上,只是偶爾有農家用來做一些桌椅板凳,通常都用作柴火燒掉。像做棺材這種重要的事情,桑木在這些地方根本派不上用場。
從這些地方的一些風俗和人的性格上來說,湖南有“南方的北方人”之稱。主要是因為在歷史上,有很多中原地區的古代居民移居湖南,后來又有“江西填湖廣”。歷史上,南北文化的大融合,在南嶺以北地區的南方最早也最為明顯。可以說,用桑木做棺材,應該是古代木材資源匱乏的中原地區的做法,并非南方的做法。古代中原地區居住遷往南方后,雖然再也不用桑木來做棺材,但是,把棺材稱為“桑木”名稱,沒有因為遷徙而消失,而是在語言中保存下來了,反倒是中原地區,這種名稱已經基本消失了。這也就是人們非常忌諱在庭院中種植桑樹的主要原因。
當然,在古代農村,桑樹與糧食關系到人們的吃和穿,都是人生存的基條件,它們具有同等地位。因此,種桑樹和糧食的土地都被稱為“田”,比如“滄海桑田”中的“桑田”,就是專門用來用桑葉的耕地。這也就說明古人在農業生產方面是有分寸的,糧食不能種到庭院內,同樣的道理,桑樹也不能種到庭院內。
庭院內不能種松樹,在古代民間俗語中也有一句:“庭院植松,家運稀松”。因此,有人說松樹的“松”字意味著家運稀松,所以才非常忌諱。這種說法當然很牽強,如果我們反過來說“庭院植松、錢財寬松”,又未嘗不可,這也有一個“松”字。很明顯,這種說法是不靠譜的,也是不可信的。
農村庭院不植松,主要還是與松的特性不適合在庭院中栽種有關。
第一,松樹雖然繁殖能力很強,但是飛籽成林易,栽植成活難。比如在我國大面積生長的馬尾松就是如此。過去,農村林業科技不發達,種松樹很難成活,是農村一種笑話,嘲笑那些種樹松樹的人是沒事找事做,做無用工。這是因為松樹特別難種活,且苗木越大越難種活。樹苗種不活,人們也就認為不吉利。不過,現在的林業科技發達了,松樹苗也能種活了。
第二,松樹長成后是高大的針葉林,樹的枝干比較脆弱,遇到大風易被折斷,對院內的建筑和家人造成一定威脅。松樹為常青樹,但其葉一年四季飄落不停,落葉的范圍比較廣,且不易腐爛,不僅影響自家的庭院衛生,也會影響到鄰里家的庭院衛生。松樹主要靠松子繁殖,也就是飛籽成林,庭院種了松樹后,樹上結出的松子飄落到地上,會繁殖出更多的小松樹。
第三,松樹葉子雖然是針的形狀,但在風中發出的響聲非常大。人們通常把松樹發出的聲音稱為“松濤”,就像波濤一樣的聲音,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庭院若種植了松樹,不能給人一個安靜的環境。
第四,松樹的松香氣味芳香,容易生出松毛蟲。松毛蟲又稱毛蟲、火毛蟲,幼蟲有毒毛,對人體皮膚危害很大,尤其對皮膚比較嫩的小孩的危害更大。
農村有句俗語“門前有棵槐,金銀財寶往家來”,按理說槐樹在農村人心中的地位不錯,是吉祥之樹,象征富貴。民間又有槐樹給董永和七仙女作媒證婚的傳說,更加深了民間對槐樹的好感。
但是,按照一些農村風俗,槐樹只能栽種在大門前,不能栽種在庭院內。在門前就是吉祥之樹,富貴之樹,但是,如果栽種在庭院內就不好了。不過,各地有各地的風俗,有地方認為,槐樹具有神圣性,不可隨地亂種,既不能栽種在庭院內,也不能栽種在房屋的周圍,只能種在樹口、路旁,或者廟宇旁邊。
槐樹,又稱槐蔭樹,過去農家不喜歡在院子內栽種槐樹,主要還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槐樹遮擋陽光。槐樹高大挺拔,葉茂枝繁,樹冠如蓋。農村人還認為,槐樹之所以叫“槐蔭樹”,是因為其陰氣在所有的樹中是最重的。如果種在院子內,槐會高出房屋,甚至將房屋遮蔽,滋生陰氣。民間有俗語說:“房屋若在大樹下,孤寡人丁財運差”,因而非常忌諱。實際上,院內種槐樹,會使房屋的采光差,空氣流通不暢,長期如此,會對人的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二是對房屋的基礎起到破壞作用。槐樹根深樹壯,根系發達,樹根盤結,樹冠遮蓋到哪里,根就延伸到哪里。過去農村民居不高,大多為一至兩層,房屋的基礎挖得不是很深。隨著槐樹的長大,根也就不斷向四周延伸,這樣就會對房屋的基礎造成破壞,房屋的穩定性也就變差。過去,農村幾乎每家在庭院內挖一口水井,如果水井離槐樹太近,其根會穿透水井,把水井擠崩裂。
三是槐樹招蟲子。槐樹是一種比較招蟲子的樹,到了春夏之季,樹枝葉上爬滿蟲子。其中有一種蟲子經常吊在空中,時不時還會落到地面上,讓人看到后緊張得起雞皮疙瘩。最有意思的是,農村人給這種蟲子取了一個令人很忌諱的名字,稱之為“吊死鬼”。就憑這個難聽的名字,人們不免會產生不好的聯想,農家自然也忌諱在院子內種植槐樹。
農村有句俗語說:“庭院植柏,運氣被踩”,因此,農村人認為在庭院內不能種柏樹。農家庭院忌諱種柏樹,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柏樹在農村通常用來做棺材,稱之為柏木棺材,人們自然不能把做棺材的樹種在庭院內,認為陰氣重,不吉利,特別忌諱。
第二個原因是,在一些地方,柏樹通常是種在墓地,墓地又稱陰地,因此柏樹又被稱為“陰樹”,而庭院是陽宅,人們認為陰陽有別,陽宅當然就不能種“陰樹”。
梨樹的“梨”,音同“離”,這讓人聯想到家庭分崩離析,比如說夫妻分離、骨肉分離。舊時代,社會動蕩不安,災禍頻頻,農村人最怕的就是被迫無奈,離開故土,離開親人。因此,一些地方的農家忌諱在庭院中種梨樹。
事實上,舊時農村果樹種植技術欠缺,不像現在的果樹種植技術,可將大型水果樹進行矮化、小型化。過去的梨樹大多為高大樹木,往往會高出房屋頂很多,農村有“樹大招陰”之說,主要是怕樹遮擋陽光。再說梨樹掛果比較多,特別是逢大年時,犁子掛滿枝頭,可把樹枝壓彎折斷,這樣就會砸壞屋頂。平時梨子也會從樹上掉落一部分,也會砸到屋頂上,將屋頂的瓦砸碎。
即便有的農村庭院不忌諱栽種梨樹,種植犁樹時,也要與房屋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或者在幼齡樹期,就將伸向房屋方向的樹枝砍掉,以免出現意外。
我國地域遼闊,各地民俗也具有多樣性。不同地方對庭院能不能種樹,可以種哪些樹,不可以種哪些樹,各地有各地的說法。
比如,過去南方出產特產生漆,生漆的生產就像橡膠一樣,是從樹皮上割出來的,是一種價格比較貴重的油漆。漆樹會讓有些人皮膚過敏,生“漆瘡”,在身上一生就是一大片,有的人渾身都是。有一些人觸摸到漆樹就會長“漆瘡”,而有一些人即使沒有直接觸碰到漆樹,只要靠近漆樹,接觸到漆樹發出的氣息,也會生“漆瘡”。也就是因為如此,漆樹是不能栽種到庭院內的。
諸如此類的情況,各地地理、氣候、生活方式不同,在庭院栽種樹的忌諱也不盡相同,因此,以上所述的五種樹,只是民間比較普遍的說法,各地還有地方獨特風俗,有的地方不一定有五種樹,也不一定就是這五種樹,有的地方則遠遠超過了五種樹。限于篇幅,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
總而言之,農村俗語:“五樹不進宅,一家樂開懷”,重點落在“一家樂開懷”這句上。如果庭院種的樹,讓一家人不快樂,甚至造成傷害,那就證明這種樹不適合在庭院中栽種,自然也就不能種植。
從表面上看,這種俗語在農村的一些說法,好像都帶有一種迷信色彩,但現實生活中,都能找到這些樹的弊端,當弊多利少時,人們當然也就不會種植。至于民間附會的迷信說法,只不過是過去農村一種常用的告誡人們的手段,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讓人們趨利避害。